今年恰逢中法战争、甲申易枢一百四十周年,甲午战争一百三十周年。甲午一役,水陆皆北,签约马关遂开启“瓜分狂潮”;帝后生隙而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之事;士林震动,西潮新潮渐不可逆。故此为晚清史上一大转折,言者已夥,众所周知。不过,经历了光绪一朝风风雨雨的张謇,曾在回忆中说:“谈朝局国变者,谓始于甲申也”,后方成甲午至辛亥鼎革之局面。张季直所谓之“始于甲申”,盖指甲申易枢,懿旨下而军机处全员换班,此为清室二百余年未有者,即使杀人流血的辛酉政变亦未尝如此。与此同时,周边陆续出现严峻的属国危机,中法已在越南开战,而英、日则对缅甸、朝鲜虎视眈眈蠢蠢欲动。与之相对应的,无论就当日事件还是后世研究的角度而言,甲申和甲午可谓两座高峰,甲申到甲午的十年间却虽潜流涌动、危机四伏而较少为人关注。因此立足于甲申、甲午两个基点,贯通此十年史事脉络,进而上下延伸至整个光绪乃至同光朝政治、外交、经济、军事、思想诸方面的“住”与“动”、“旧”与“新”、“内”与“外”等等,想必应该是晚清史研究中值得推进的方向。有鉴于此,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于金秋十月举办了主题为“从甲申到甲午”的晚清史研究学术工作坊。来自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以及东道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文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二十余位学者发表了报告或评议,从多种角度集中探讨中法战争、甲申易枢、甲午战争等重大议题以及该时段相关或前后关联的主题。湖南省谭嗣同爱国公益基金会谭裔理事长以及相关领域硕博士研究生旁听了会议。
“从甲申到甲午”晚清史研究学术工作坊
10月12日上午8时30分,工作坊在岳麓书院屈子祠二楼会议室准时拉开帷幕。开幕式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杨代春副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崔岷老师、复旦大学孙青老师以及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陈宇翔老师分别致辞,就晚清史研究的现状、甲申到甲午时段之议题以及岳麓书院近现代专业发展发表了独到见解。
工作坊现场
中枢与政局
本场报告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陈宇翔主持,围绕“甲申易枢”及其后的中枢政情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光绪初年政局、甲申易枢及此后的权力变动与斗争进行了深入探讨。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张晓川的《光绪初年政局与甲申易枢》通过梳理光绪初年政局与甲申易枢的历史背景,探讨了这一时期的政治派系以及中枢机构的变化。文章指出,传统的“南北派系之争”和“用醇倒恭”权谋观点有很大问题。光绪初年并没有中枢意义上南北派系之争。光绪五六年间,张佩纶、张之洞等人从传统清议中脱颖而出,形成光绪初年独特的“清流派”,推动自强事业。由于王文韶为代表的总理衙门受制于繁重的日常交涉、大案交涉,无暇顾及自强,最终导致云南报销案王的罢劾。与此同时,恭王年老体衰,而越南形势愈发紧张,枢垣应对不力频受弹劾,是甲申易枢的主要原因,不应过分夸大盛昱奏折及慈禧权谋之作用。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邹晗的《甲申易枢后的朝局与观音桥事变后的中法交涉》探讨了甲申易枢之后清朝决策流程的变化及其对中法交涉的影响。甲申易枢后,清廷一般决策由枢臣处理,重大事务与醇王商议并请旨,这导致醇王和枢译之间易形成决策分歧。观音桥事变发生后,醇王最初拒绝法国的撤军赔款要求,但在奕劻等人反对下同意撤军,却仍拒绝赔款。枢译试图以抚恤费代替赔款,但因金额太低被法国拒绝。法军占领基隆炮台后清廷内部仍未达成一致,最终慈禧和醇王凭借清议压制枢译,作出对法开战的决定。文章详细分析了清朝内部对于撤军和赔款的各种策略和争论以及这些争论如何影响最终的决策,显示出清朝高层在对外战争中的复杂考量与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刘青峰《“甲申易枢”后军机大臣关系侧影——〈许庚身日记〉所见枢臣交游与议事》一文聚焦于许庚身与礼亲王世铎、额勒和布、阎敬铭、张之万和孙毓汶等人的交往和互动,通过《许庚身日记》为理解甲申至甲午年间军机大臣的关系提供了侧写。文章指出许庚身与甲申易枢后诸军机大臣存在亲疏之别,其与孙毓汶较为相熟,而与世铎的交游则相对礼节性。此外,刘青峰还关注许庚身与醇亲王奕譞的公事往来与私交,以军机大臣间的人际往来与议事反映了朝堂间的权力演变及流动,揭示了他们之间的亲疏关系以及各自在政治舞台上的角色和影响力,为理解晚清政治提供了新的视角。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韩策的《慈禧归政后的中枢政情与朝局演变(1889-1894)》突破了传统帝后党争的叙事框架,讨论了光绪十五年(1889年)慈禧太后归政后,清朝中枢政情与朝局的复杂演变,包括归政背景、醇亲王病危后的中枢变化、帝后党争之外的满汉之争、光绪皇帝的“初政”情形。慈禧在归政之初仍掌握实权,朝中形成了慈禧、光绪与军机大臣之间的三角权力关系。随着醇亲王的去世,中枢政局逐渐由光绪皇帝和军机大臣共同执政,之后光绪帝在帝师翁同龢的支持下加强对政务的干预,这为甲午战争初期“帝党”的形成和主战派主张的实施提供了政治基础。
人物之研究
本场由中国人民大学高波主持,三篇报告关注了李用清、曾纪泽、唐才常三位履历身份各不相同的晚清人物,通过对人物的个案研究,展现了他们的政治生涯与思想风貌。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近代史系田见龙在《“天下俭”——晚清廉吏李用清的政治生涯》中分享了关于晚清廉吏李用清的研究成果。李用清历官广东惠州知府、贵州贵西道、贵州布政使、署贵州巡抚、陕西布政使等职,外号“天下俭”。文章探讨了李用清的早年生活、为官经历与人际网络、从政理念和实践等问题,其政治生涯反映出清末官场的复杂性,以及传统士大夫在财政、鸦片、腐败等问题上的挑战与应对。作为一位廉洁清正、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地方官员,李用清最终因晚清官场派系斗争而去官,这也体现了传统“能员”在晚清变局中的挣扎与淘汰。
南京晓庄学院徐笑运《论曾纪泽之死》一文以晚清著名外交家曾纪泽突然去世及其产生的影响为引,利用多种史料分析了曾纪泽的生平、外交成就以及去世后的舆论情况,深入探讨了他在晚清政局中的角色和影响。文章先是认为朝廷给予曾纪泽优厚的卹典充分反映出洋务运动之于人才选拔、奖叙的重要作用,强调朝廷对于洋务人才态度的转变;继而叙述曾纪泽的晚年行迹以及时论评价;最后分析曾纪泽的各种死因猜测。文章将曾纪泽死后的卹典、时议、死因猜测等一系列问题与光绪朝中期政局相联系,于传统视角外深化甲申至甲午十年政局与关键人物研究。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戴海斌的《唐才常“再次东渡”说辨正》通过详细梳理和考辨,认为唐才常并未在1899年再次东渡日本,否认了与孙中山订立“殊途同归之约”的可能性。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戊戌日本之行后,唐才常与康、梁有直接联系,但关于他二度赴日、接受孙中山指示回国起义的说法可能是革命史叙事的发挥。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唐才常在上海主编《亚东时报》期间的政治活动以及他与林圭的关系,展现了唐才常在维新与革命之间的复杂角色。最后指出唐才常的形象随着时代变迁而在不同群体间发生变化,通过不同政治力量的利用和解读,其政治立场和贡献也因此变得复杂多样。
长时段视野
本专场由复旦大学戴海斌主持,文章更加注重从较长时段审视历史变迁,报告者们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时间维度,分别就黄河改道、北洋海防、西北治理体系的建立、新疆军务策略的形成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杨一帆《1887年前后的黄河改道之争与南北关系》一文从治河方案歧异出发,就朝臣、督抚之间关于是否改道的争执以及郑州决口后多方势力的博弈等多维度全面考察了光绪十三年前后的黄河改道之争。黄河改道之争不仅关乎河工要政,更是光绪朝政局中南北关系的缩影,因此作者从黄河改道之争这一具体事件提炼出相关省份督抚及该省京官间的政治博弈,丰富了对于近代政治史中南北关系的认知。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罗翔《“水陆相依”:北洋海防与淮军演变(1885—1895)》探讨了1885至1895年间李鸿章提出的“水陆相依”策略与淮军演变之间的关系,及这一策略对甲午战事的影响。“水陆相依”策略的具体实施细节包括军港选择与布局、舰队与炮台建设、防军部署与训练、策略实施与调整等方面,这些细节的落实共同构成了该策略的核心内容。文章通过对“水陆相依”策略的详细梳理,揭示了其在北洋海防与淮军演变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这一策略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与后果,为理解晚清淮军发展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章成的《新疆双轨体制的形成与晚清西北治理体系的建立》通过新见史料探讨了晚清新疆地区的政治体制和治理体系的相关议题,包括西北治理体系的建立和新疆双轨体制并行现实的形成过程,展示了晚清西北边疆治理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光绪十年(1884年)清廷在新疆地区建立了省级管理体系,标志着新疆建省的开始,同时也保留了伊犁将军等军府制机构,形成了双轨体制并行的局面。这种体制的建立反映了清廷试图避免重蹈之前的兵燹覆辙,探索适合边疆治理的新模式。文中通过左宗棠、张曜、金顺等人对于新疆治理蓝图的分歧、边疆财政、色楞额自杀案等方面的讨论,揭示了各种政治力量在新疆问题上的博弈和纷争,以及新疆府制与行省制并行体制下的冲突和挑战。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廖文辉的《同光之际新疆军务问题讨论新探》探讨了晚清同光之际,清廷关于新疆军务问题的决策背景、过程及影响。同光之交清廷内部就新疆收复问题产生争论,不仅涉及到西北塞防与东南海防的轻重缓急,更重要的是触及了西征军务大员之间的部署分歧和人事矛盾。日本侵台引发海防讨论,使新疆军务议题无法回避,清廷最终做出了兼顾海防与塞防的战略决策,但在财政资源分配上,暂时将新疆军务置于优先位置。这一决策过程反映了旧有观念与新时局认知的碰撞,而人事部署变化和湘军等勇营在新疆的军事成就,成为改变西北地区疆吏出身和新疆治理制度的关键因素。
甲午及战后
本专场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刘青峰主持,主题聚焦于甲午战时及战后时段,涉及战时防务、甲午战史书写、战后军队变革、清末教案与外交交涉的相关研究。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崔岷在《甲午战争中的张謇与通海团防——侧重其与江南防御体系的关系》中分析了甲午战争期间张謇如何被张之洞选中筹办通海团防,以及他在筹办过程中的具体行动和挑战。尽管通海团防并未真正经历战火,但张謇的筹办对于江南防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他也在组织通海团防的任务中从普通乡绅转变为头号绅士。文章同时指出有关甲午战争的研究仍有待深化,除了前线战场,非前线地区如何组织战备、间接参与战争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这为甲午战争研究以及战后历史走向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孙青《跨语际流动中的甲午战史书写与19、20世纪之交东亚近代知识空间》一文从外交使节、海关人员、同文馆译者等多种视角研究甲午战史被各种语言书写、认识的过程,揭示出甲午战史的塑造过程始于甲午战时,带有即时性,随后因各方叙述进入历时性的信息延续轨道。叙史者个人倾向、叙史来源以及语言翻译等多重复杂因素促使甲午战史书写成为东亚近代“共同知识”空间缔造的一环,并以此为着眼点进一步探讨19、20世纪之交东亚近代知识空间的形成。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郑泽民《创制虎神营与甲午之后的政局演进——基于八旗禁军变革的视角》立足于甲午战后八旗禁军变革中有关虎神营的创立和发展,详细考察了虎神营的创建背景、发展历程及其在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它如何成为支持端王载漪的政治工具。虎神营是在端王载漪主持下创立的一支京旗劲旅,其发展经历了练兵处、武胜新队等阶段,最终成为与神机营比肩的重要军事力量,端王载漪也成为恭王、醇王之后被慈禧倚重的对象,这体现了军权对于政治地位攀升的关键作用。因此“己亥建储”事件实际上是载漪势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而非其权势的起点。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杨代春《英德上海撤兵矛盾与辰州教案的处理》一文将辰州教案置于庚子、辛丑之后的历史形势之下,并结合英德上海撤兵与长江流域权益争夺等矛盾,呈现出辰州教案从“地方性事件”演变为中英两国外交交涉事件的全过程。据此,杨代春指出辰州教案事件性质的变化使得围绕该案的外交谈判变得愈加复杂,并实际上导致加重了辰州教案的处理结果。
思想与学术
最后一场报告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王婧娅主持,讨论围绕晚清时期的思想发展和学术变迁展开,学者通过探讨世界年数估算与新观念的形成、人物的阅读史、学人交游与学术实践、清末民初科学名词的翻译等议题,展示了这一时期思想与学术的多元性与创新性。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高波的《晚清以降学术思想中的世界年数估算——兼论文明加速演进观念的形成》讨论了晚清以来学术思想中对历史年数估算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中国文明观念的建立和史学自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文章回顾了晚清以前中国主流的古史万年说,直到晚清同光时期古史万年说在中国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西学输入特别是进化论改变了中国学者对世界年数的看法,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在晚清思想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了中国学者对历史的理解,中国士大夫逐渐接受更长的世界年数,并认可了文明加速演进的观念。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尧育飞的《废人意识与学术自立:张佩纶甲申至甲午间的阅读转换》通过研读张佩纶甲申至甲午间日记,认为张氏存在从废人意识转向追求学术自立这一思想转变过程。尧育飞将张佩纶追求学术自立的过程视作其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再造,并以其中蕴含的个体阅读经验与事件关切为切入点,探究张佩纶的个人情感及其与时代的关系。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吴仰湘《王闿运光绪七年致四川学政朱逌然佚函辑释》一文以《朱逌然日记》中照录的王闿运光绪七年来信作为研究主体,该信内容丰富但迄今未见研究者提及,新版《王闿运全集》亦未收录,因此吴仰湘对该信做了较为全面的辑释。通过对信函内容的分析,吴仰湘指出王闿运对尊经书院的日常管理与长远发展颇费心思,其经世才具进一步得以彰显。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马玺《矿物:晚清中国和明治日本的科学翻译对自然物的重构》一文在晚清中国和明治日本的知识传统基础上,并结合西方科学,考察了西文mineral译名何以从“金石”转变为“矿物”。通过译名转变这一过程,反映出舶来的现代西学促使中日重新审视自然以及自然物,进而对矿物等自然物进行科学翻译和知识重构。
圆桌会谈与参观湘军博物馆
五场学术报告结束后,工作坊在充满浓厚历史文化氛围的湘军博物馆二楼会议室,进行了圆桌会谈。与会学者就晚清时期的政治变迁、学术思想、历史人物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议题集中在从甲申到甲午时段及其研究的丰富可能性,晚清历史资料多样化以及重要性变动带来的问题和挑战等等。最后吴仰湘老师还对未来的会议主题提出了新的展望,认为此次工作坊以“从甲申到甲午”为学术议题,对晚清史进行了时段性的考察,是很不错的尝试。希望下次的学术工作坊在时间上能以甲午到戊戌等时段为主题,微观宏观并重,切磋琢磨以期进一步推进研究和认识。这场圆桌会议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互动机会,也为晚清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工作坊活动的最后,与会各位学者、同学在陈湘舟馆长的热情导览下参观了湘军博物馆。一睹博物馆所藏湖南近代文化和湘军相关历史文物原件,文物涉及陶澍、曾国藩、曾纪泽、左宗棠、杨岳斌、杨昌浚、刘坤一、刘长佑等为代表的湘系人物,形制则有匾额、信札、对联、公文等文献以及官服、顶戴、印章,使在场学者直观了解到晚清时期湘军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了所谓“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参观过程中,学者们也就文物分类、展品布置和未来规划,与馆方进行了交流,提出了宝贵意见。
与会学者合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