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由一条条马路构成的。近日,上海远东出版社推出读史老张的新书《汉口路上》。上海汉口路,东起外滩,西至西藏中路,全长约1500米,是一条有底蕴的马路。作者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汉口路上近代上海的海关、教堂、工部局、银行、饭店和证券交易所等建筑,以及近代商铺、书塾、戏园、照相楼和外国坟山等历史遗迹。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节,都聚焦于1843年至1949年间的汉口路地标和人物,如江海关、华商证券交易所、圣三一堂、大壶春、点石斋、扬子饭店、史量才、严独鹤等。全书以往事碎片和记忆瞬间,串起散落在汉口路上的遗珠,力求通过细节描述,准确生动地再现汉口路的历史场域,找到走过这条路的文化名人,还原在这里诞生的年代传奇。
《汉口路上》书影
1843年11月,上海开埠。开埠前,汉口路还仅是一条通往黄浦江边的泥路,没有名字。开埠初,它自外滩辟筑至界路(今河南中路),因靠近江海北关,故称“海关路”。1855年后,海关路向西延筑,先筑至大新街(今湖北路),后又延伸到今天的西藏中路。1865年后,“公共租界”当局对“租界”马路统一命名,海关路被命名为“汉口路”,俗称“三马路”。作为“三马路”,汉口路地理位置独特。北侧有大马路(南京路)、二马路(九江路),南面有四马路(福州路)、五马路(广东路)……这些马路,撑起了当年“公共租界”东西向的交通主干道,又长期处于旧上海的中心区域。
一百多年来,汉口路承载过近代风云,见证过上海成长,留下过洋人、传教士、买办、官员、慈善家、实业家、金融家、革命者、作家、学者、报人、影剧明星、商贩、黄包车夫、苦力、报童、乞丐和名妓等的足印,书写过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奇迹。
今申报馆(汉口路309号),楼下为复旦校友众筹开设的 The Press西餐馆。以下图为均为读史老张 摄影。
中国早期最有影响力的两大报纸《申报》和《新闻报》,都曾在汉口路立足;在南京路“四大公司”未起之前,汉口路是一条熙来攘往的商业街,一些老字号如“中艺”“小花园”“大壶春”,乃至如今备受争议的“老半斋”等,都与汉口路有缘;汉口路还是上海最古老的“书店一条街”,其口碑不亚于福州路文化街。可以说,近代上海的不少新奇事物、文化现象和建筑地标等,都出自汉口路。汉口路既是路牌,也是里程碑,记录了上海的昨天。
关于《汉口路上》的写作缘由,读史老张介绍,“若干年前,我在位于汉口路300号的解放日报大厦上班,几乎天天行走在汉口路上。汉口路路面不宽、低调质朴,但它的故事,让我充满好奇。有一次,我偶然得知,1913年秋,梅兰芳先生跟着王凤卿第一次到上海,就住在丹桂第一台老板许少卿家里。许家宅邸,位于望平街平安里(今汉口路309号申报馆附近)。据梅兰芳回忆:‘这是一所三楼三底两夹厢的上海式楼房。凤二爷住楼上的客堂楼,我住楼下厢房,许少卿自己住在我的对面厢房里。’每天,他从平安里出发,到福州路大新街口(今福州路湖北路口)的丹桂第一台演戏……这让我莫名兴奋:梅兰芳走的路,不就是我每天从解放日报大厦到上海书城散步的路嘛!”
今山西路。这是至今所存的为数不多的昼锦里风貌。一侧的“城区改造项目基地管理办公室”字样显示:它正处于动迁改造前夕。
读史老张,本名张国伟。文史作家、媒体人。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曾任高校教师、媒体编辑。现任复旦大学档案馆特聘研究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汉口路上》一书,起初不在他的写作计划中。直至2022年深秋,作者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徐锦江相遇,并应邀参与由徐锦江主编、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上海马路丛书”项目,才决定启动写作。
在读史老张看来,本书虽征引了不少史料,考证了某些细节,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是一部学术论著,而应该是一部“马路笔记”,可以随意浏览,可以按图索骥。现在流行一个术语,叫“City Walk”。这个术语,上海话早有指证,就是“荡马路”。“我真心希望,本书能成为一部读者在汉口路荡马路的索引或指南:边走边看,若有所思;回眸一瞥,拍案而悟……这,才是我写作本书的初心。”
今汉口路山东中路口,已不复有当年望平街的热闹景象。
据悉,近年来,上海远东出版社用文学加历史、虚构和非虚构结合的方式推出“上海马路丛书”,意在以“马路”为切入口,通过对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汉口路、武康路、愚园路、南昌路、思南路、山阴路、陕西路、复兴路等市区马路微观层面的书写和深描,记载生活在这里的一个个鲜活个体的悲欢离合,以及具有文脉传承意义的家族史、社会史、进步史,厘清上海马路的文化沉淀和发展肌理,反映上海街区的来龙与去脉,流动与变迁,前景与未来,在历史的“原真性”和时代的“新开端”之间搭建起桥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