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上海书香35个样本》出版座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东二馆举行,活动由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书刊发行协会共同主办,上海三联书店的总编辑黄韬主持。
《上海书香35个样本》出版座谈会现场
《上海书香35个样本》是由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联合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上海三联书店有限公司、上海世纪朵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大隐书局有限公司、新华文创·光的空间,以上海品牌实体书店在外埠设立的书店为基础点开展的“上海书香N个样本”征文汇总。整本书覆盖了北京、广东、四川等全国14 个省、直辖市的23个城市。
座谈会上,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会长李爽在开场致辞中指出,35个实体书店样本展现了上海发行业近年来在文化走出去、品牌建设等方面做出的努力,面对行业不景气的境况,近些年来上海各家实体书店仍然取得了很多成绩。“这本书代表了我们业态近些年的尝试和艰辛,特别是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等各种影响下,我们对实体书、实体书店的品牌认知等都在不断地进行尝试。”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书香35个样本》主编汪耀华则介绍,这35个样本展现了“上海的书店如何向前走一步”,与此同时,协会一直在做“全球书店步行”项目,目标是涉及全球的100家书店。
《上海书香35个样本》书封
上海三联书店编辑中心主任殷亚平回忆了成书背后的故事。书中的文章来自当地媒体从业者、作家、书店同事等,殷亚平说,在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他会特别留意那些书店店长和员工所写的文章,“他们不是书店的经营管理者,而是离我们读者最近的一线工作者,他们的专业和服务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读者是否愿意再次走进这家书店。”
座谈会上,上海三联书店、大隐书局、朵云书院、钟书阁等书店负责人也回顾了自家书店如何从本土出发拓展至全国的历程和经验。
2014年,上海三联书店在上海朱家角开了第一家书店,至今已在全国各地开设了10多家分店。上海三联书店总经理陈逸凌介绍,三联一直在探索不同的经营模式,未来还希望能参与到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当中。陈逸凌认为,书店应该保持自己的特色,“上海早期很多书店都各有特色,比如书城是上海的文化地标,专业书店则有河南路上的科技书店、四平路上的建筑书店等。“过去,读者为了这些书店,可以从南市跑到杨浦,从浦东到浦西,现在很多人已经很难再愿意为一家书店奔波了”,在他看来,书店应该“各有所美”。
如今的实体书店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大隐书局董事长刘军坦言,过去需要讨论和正视的更多是网络平台销售带来的挤压,而现在实体书店首先需要“争夺”消费者的时间,“首先是读者逗留不逗留,其次才是满意不满意。”而在钟书阁上海区域总经理朱兵看来,书店如果能屹立不倒,依靠的将是店外销售,“钟书阁看的不仅是零售,我们更看重店外销售,以及我们在这个区域的影响力。店外销售可以不断地扩张,做出影响。”朵云书院总经理凌云分享了书店品牌的全国化探索,他透露,除了朵云书院以外,思南书局也加入了朵云全国化布局的矩阵当中。在这些书店负责人看来,“35个样本”是起点,未来会有更多的书店加入书香社会建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