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区生态环境局正在开展全区范围生物多样性调查。为进一步引导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感受长宁生物多样性之美,日前,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华东师范大学绿魔方公益团队,邀请30余名市民来到长宁外环林带生态绿道,参加长宁区首场生物多样性调查公众参与活动。
傍晚,市民志愿者们来到长宁外环林带生态绿道上的3号驿站鱼丽阁,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长宁生物多样性调查的总体情况,上海两栖动物多样性现状、趋势及其调查方法。
据悉,长宁生物多样性调查针对区内各类绿林地、城市公园开展陆生生物物种多样性和生境调查,以长宁区骨干河流(新泾港、新渔浦、北夏家浜、外环西河)为调查重点,开展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和生境调查。目前,已在长宁区记录到兽类5种,鸟类45种,两栖爬行类9种,昆虫38种,鱼类3种,维管束植物195种,苔藓植物35种,其中,红脚田鸡首次在长宁有了繁殖记录。
“不同的生物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观察,比如鸟类主要是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的2—3个小时活动,所以我们通常在这个时段调查。”“中华大蟾蜍、金线侧褶蛙、泽蛙等是长宁常见的两栖动物,我们可以沿着水道寻找。”专家为市民志愿者讲授了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基本知识,并指导大家蛙类正确的调研方式以及注意事项。
带上手电筒,拿好记录簿,在专家的带领下,市民志愿者们开始了在长宁外环林带生态绿道的户外蛙类调查。走进草丛,水边搜寻,市民志愿者们格外认真地寻找周边出现的各种生物。“这里有只青蛙!”在强光照射下,静立的中华大蟾蜍出现在了大家眼前。“中华大蟾蜍会向外喷射液体,要特别注意不要触碰。”老师们为市民志愿者们仔细讲解,市民志愿者们则忙不迭地记录下来。
经过一个小时的实地调查,市民志愿者们收获颇丰。“我拍到了两只金线侧褶蛙!”“我找到了好几只中华大蟾蜍!”大家兴奋地交流自己的发现,“第一次在绿道里找各种小动物,没想到这么有趣。”市民志愿者们表示,“平时不太了解身边有哪些野生动物,但通过今天的活动,我加深了对它们的认识,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希望能多多参加这种活动。”
据介绍,区生态环境局将以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为切入点,推动社会公众共育与共享蓝绿生态空间,提高公众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引导社会公众主动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培育共建共享社会风尚。接下来,区生态环境局将与区绿化市容局在外环绿道共建“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并开展“小宁绿道观察家”系列合作活动。
原标题《夜访外环林带,他们发现了这些野生动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