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 陈龙云
“我也不想吃,但是我一吃东西就停不下来,会吃到很撑,实际上食物在我嘴巴里没有任何味道,吃进去以后我就会有负罪感,又会到厕所里把它们都吐出来。每天吃饭对我来说都很痛苦。”
“每次在外面吃饭我都很努力的让自己表现得很普通的样子,都会假装的夹某一个菜,但是我不会吃,我就放在碗里,假装我吃了很多。”
“我感觉自己很胖,我不敢多吃,有时候一天只喝一点水,我是喝水都会发胖的人。”
民以食为天,为什么日常生活中的吃饭难倒了她们?其实他们都患有一种叫“进食障碍”的疾病。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是指一系列与饮食和体重控制相关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表现为对食物、体重和身体形象的极端关注,导致饮食行为的严重异常。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体重波动和身体健康问题。心理因素在这些障碍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一类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状态以及社交生活。
进食障碍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2017年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新生进食障碍倾向者比率高达25.3%,发病年龄范围为13~23岁,中位发病年龄为16 岁,发病的两个高峰年龄是13~14 岁和17~18 岁。为什么这个阶段的孩子是进食障碍的高发群体?节食减肥看起来是最理所当然的一个理由——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希望自己的外形更符合当下“以瘦为美”的潮流,但美国心理学家希尔德·布鲁克(Hilde Bruch)在一篇论文里给出了更复杂的答案。他认为,对食物的拒绝代表对心理自主性的追求和对控制的反抗。青春期是自我认知成长发展最快的时候,与成人世界的冲突也最为激烈。“食物”和自己的身体则是孩子最容易掌控的对象。当遇到处理不了的困难时,他们很容易用控制进食的方法让自己感受到对人生的掌控。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近20年进食障碍的患者人次
进食障碍的特征包括:对食物的极端态度:进食障碍患者常常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过度节食、暴食或极端挑食。这种对食物的态度不仅体现在摄入量上,也体现在食物种类和进食频率上。对体重的过度关注:即便体重正常甚至偏低,患者仍然对体重非常敏感,害怕增重,对自己的身体形象有不切实际的看法,过分强调瘦的标准,并将这种标准与个人价值挂钩。常常存在低自尊,过度的追求完美,刻板等心理障碍。临床发现进食障碍患者多数从极端的节食减肥开始起病。
进食障碍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和影响。以下是主要的进食障碍类型:
1.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通常对体重有极端的恐惧,即使在健康体重范围内仍认为自己过胖,采取极端节食和过度锻炼来保持低体重。最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女性,男性患者相对少见。该病死亡率高达5%~20%,在所有精神障碍中死亡率最高。是容易慢性化,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的精神障碍。其主要特征是:体重明显减轻>15%,或体重指数成人BMI≤18.5,儿童/青少年低于其年龄相对应的BMI百分位的第5个百分点,或表现为体重的不增加。
身体影响:长期的营养不良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贫血、心率减慢、骨质疏松、肌肉萎、闭经、不孕不育、注意力下降和电解质失衡等。
心理影响:患者可能表现出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对自我要求过高,并对他人的评价异常敏感。思维缺乏灵活性、整体观,缺乏内省力,常共病抑郁障碍,恶劣心境、焦虑障碍、强迫性障碍等。
2. 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
患者经常经历暴食-清除周期,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后,感到极度内疚和羞愧,通过催吐、使用泻药或极端锻炼等方式试图消除进食的影响。暴食症的发作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即有时候自己感觉进食了大量的食物。进食的速度可能会比平时快很多,持续进食直到常出现饱胀感或身体感到不适,在没有饥饿感的时候也会大量进食,或者避免尴尬而独自进食。神经性贪食症患者体重可能是增加的,或正常甚至偏低。该病死亡率为0.4%,多死于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猝死。
身体影响:这种行为可能导致胃肠道问题、脱水、肾功能衰竭,注意力下降,电解质失衡以及牙齿损伤等。
心理影响:患者常常在暴食后感到自我厌恶,并因此陷入焦虑和抑郁的循环。情绪不稳定,常表现为高敏感性、高反应性、复原较慢。更能觉察到自己的感受,表现为内省、内疚、羞耻感、有求治愿望等。常共病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障碍,PTSD等。会存在一些冲动调节紊乱,表现为物质滥用(酒精和兴奋剂滥用较为常见),或进食、自伤、花钱和性等多方面的多种冲动型或失调。
3. 暴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
暴食症患者经常性地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但不采取补救措施。暴食行为通常伴随失控感和强烈的羞耻感。该病死亡率为1.5%,胃休克,胃破裂。
身体影响:长期暴食可能导致恶心、腹痛、腹胀,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心理影响:暴食行为常与情绪不稳定、刻意回避社交场合、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相关。
为什么会出现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相互作用的因素。每个患者的发病原因可能有所不同,可能存在以下因素:
1、生物因素:遗传因素:研究表明,进食障碍在家庭中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一个家庭成员患有进食障碍,其他成员也有较高的患病风险。生理因素:大脑化学失衡,特别是与食欲调节相关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的变化,可能影响进食行为和情绪控制。荷尔蒙因素:青春期的荷尔蒙变化可能影响身体形象的认知和饮食行为。
2、心理因素:个性特征:如完美主义、强烈的自我批评、低自尊和高度的自我期望,这些个性特征使个体更容易受到体重和外貌的影响。情绪问题:抑郁、焦虑、压力或创伤经历可能促使个体通过控制饮食来获得一种掌控感。对身体形象的扭曲认知:许多患者对自身的身体形象有不切实际的看法,认为自己不够瘦或体型不理想。
3. 社会因素:文化影响:社会和媒体对瘦的推崇,以及对“完美”体型的宣传,增加了青少年对自身外貌的焦虑和不满。社会压力:同辈压力、社交媒体上的比较,以及对外貌的评判可能加剧进食障碍的风险。
4. 环境因素:家庭动态:家庭中的饮食文化、不健康的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或过度保护都可能影响个体的饮食行为。重大生活变故:如家庭破裂、失去亲人、搬家或学业压力等事件可能成为进食障碍的诱发因素。青春期的变化:身体迅速变化带来的压力,以及对新身体形象的适应困难可能导致进食障碍的产生。
确诊进食障碍后该怎么办?
1、寻求专业帮助:咨询医生、心理学家或营养师,获得准确的评估和诊断,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个性化饮食计划,与营养师合作,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逐步恢复正常的营养摄入,帮助患者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食物的积极态度。如果存在严重躯体疾病,需要联合消化科、心内科、内分泌等多科室治疗。
2、药物治疗:在需要时,使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物来缓解伴随的心理症状。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住院治疗可能是必要的,以确保其生命安全和健康恢复。
3、心理治疗:进食障碍的强化认知行为治疗(CBT-E)通过改变消极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自我认同。
基于家庭的疗法(FBT)帮助改善家庭关系,增强家庭支持体系,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环境。
辩证行为治疗(DBT):增加对自身的觉察、认知和接受度,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降低负性情绪反应,提高情绪调节技能,提高处理情绪的能力。
人际心理治疗(IPT):进食障碍患者往往存在人际冲突(家庭、学校),因进食障碍造成的休学反过来又会影响进食行为,可以聚焦于人际问题进行工作,改善患者的情绪问题,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
4、家长的重要性:进食障碍的治疗需要家属的全程参与,因为ED病程长,易复发,家属心理负担较重(焦虑、抑郁、失眠),缺少相关知识(疾病知识,青少年心理、亲子沟通技能等)家属冲突普遍存在,且儿童青少年需要家属管理孩子的饮食。
进食障碍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健康问题,是易慢性化,易复发的难治性疾病。但它们是可以治愈的,神经性厌食症的青少年有50-70%的治愈率,神经性贪食症最高可以有50-70%的治愈率,暴食症治愈率更高,有75%以上。通过早期识别和科学的治疗,青少年可以克服这些障碍,恢复健康的生活。
作者介绍: 陈龙云 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生,上海市心理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上海市心理热线962525 危机干预成员,上海市第九批援鄂心理医疗队队员。从事: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老年焦虑、痴呆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儿童青少年情绪诊断与咨询。擅长: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正念认知治疗等心理治疗技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