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老牌零售上海世纪联华,正式开启了一场变革。
据《劳动报》报道,上海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联华超市,00980.HK)宣布将以“上海世纪联华中环店”为样板店开始转型,于7月正式启动为期90天的改造。
上海联华方面介绍,转型将围绕“采购模式变革,生鲜供应链突破,店铺数字化创新,员工满意度提升,顾客购物体贴优化”五方面。具体来看,上海联华将优化供应链,精简SKU,扩大自有品牌占比,引入全球优质产品,强化数字化管理。门店运营方面,将对人员、设备配置,卖场坪效等进行优化,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实现商品降价,降价幅度约在10-15%。在此基础上,上海联华还做出门店3公里商圈“买贵退差”的承诺。
联华超市为上世纪90年代起家的零售代表企业之一,其前身为联华商业,1991年成立于上海,现为百联集团旗下子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大卖场、社区超市及便利店。
其旗下拥有众多消费者熟知的超市品牌,包括“世纪联华”、“联华超市”、“华联超市”、“快客便利”等,截至2023年年末,联华超市旗下门店共计3356家。
推动联华超市变革的是中国零售环境近年来发生的剧变。此前称霸市场的传统大卖场模式在新业态的兴起下已先后退潮,聚焦到上海,这一模式的典范家乐福在过去几年不断关闭亏损店铺,此后市场所见证的进口超市、新零售等形式,也于疫情后纷纷面临挑战。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偏好进入更加多元易变的时期,传统商超面临生存挑战,而留给企业对市场做出反应的周期已大幅缩短。
而聚焦到上海联华,这艘巨轮在过去8年累计巨亏,其财报显示,2015年-2023年,联华超市累计亏损超30亿元。
大卖场(大型综合超市)与常见开在社区的世纪联华超市(超级市场)是联华超市过去业绩的主力。2023年,联华超市营业额约为218.36亿元。其中,大型综合超市营业额约96.46亿元,占比44.17%;超级市场营业额约105.14亿元,占比48.15%。
然而大环境的变化也在过去给了这两种业态沉重一击。2023年,联华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业态营业额同比下降约22.2%,超级市场业态下降约1.7%。便利店成为唯一增长的业态,在这一年实现6%的上升。
它也在不断优化旗下门店,2023年,联华超市新开门店337家,但同时也关闭了333家门店。
实际上,联华超市调整的信号此前已有发出。
今年5月,联华超市发布公告称,公司获得母公司百联集团增资3.6亿元,与百联集团订立股份认购协议,有条件同意发行不超过3.6亿股新内资股,百联集团有条件同意以现金认购3.6亿股新内资股,认购价为每股新内资股人民币1.00元,预计筹集资金总额约为人民币3.6亿元。
上述公告透露,筹集的资金拟用于业态转型及增加公司一般营运资金。
联华超市总经理种晓兵曾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透露了公司对改革的具体想法,他总结为:规模上,卖场要小型化;品类上,强化生鲜标签;区位上,紧密结合商业街业态。
例如将强化门店生鲜自营能力,提升生鲜大单品、平价爆品、特色地标品等经营模式。自有产品的占比,也计划在今年提升至10%,未来三年争取再增长5个百分点。对此,联华超市将加大力度建立源头自营基地。
深入社区的标准超市模型门店,也会成为未来联华超市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联华超市在上海的该模式门店约有共1200余家。
可以看出,联华超市的步伐与目前零售行业调整的主要方向相似,皆集中在降价、高品质商品与更好的服务上。这几方面与现在零售业备受消费者欢迎的Costco、山姆等会员制商超,以及奥乐齐等折扣商店的模式更为一致。
与联华同期开启变革的超市还有步步高、永辉与中百仓储,三家分别在今年4月、5月与6月接受胖东来的调改,后者是眼下炙手可热的零售界明星,其商业模式也成为同行学习的方向。
对于体量庞大的传统商超来说,一场较为彻底的调整需要时间且难度较大,但现在已经到了不自救就出局的关头,联华超市需要在谨慎稳妥中前进。
“必须大胆改革,但不能盲目冒进。”种晓兵这么说。他透露,未来三年,联华超市预计每年可对40-60家门店进行改造,新开20-40家门店。转型模板建好后,将加快店铺焕新速度。
2024年第一季度,联华超市未经审计营业收入约70.39亿元,同比减少7.86%;未经审计的归母净利润约7428.76万元,同比减少7.5%。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