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到2024,巴黎再一次成为樊振东的福地。
北京时间8月4日,樊振东以4比1的大比分击败莫雷加德,赢得了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项目的金牌。
比赛第一局,樊振东一上来有些慢热,以1比4落后,并以7比11输掉第一局;第二局,樊振东及时调整状态,以11比9扳回一局。
第三局,樊振东曾以7比3领先,随后莫雷加德追至6比7,此时,樊振东喊出暂停,经过短暂调整,樊振东稳住局势,11比9险胜拿下了关键局;第四局,尽管遭遇对手的顽强反扑,但樊振东还是顶住压力,以11比8再赢一局;第五局,樊振东没有给对手反扑机会,11比8拿下第五局,从而以总比分4比1战胜对手,获得金牌。
2013年,樊振东在巴黎参加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届世乒赛。2018年,樊振东在巴黎捧起了自己的第二座世界杯男单冠军奖杯。2024年,樊振东在福地巴黎不仅完成了大满贯,更是成为了继马龙之后,第二位达成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巡回赛总决赛、全运会单打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乒乓球男运动员。
专注
巴黎奥运会前,当乒乓球分组抽签结果出炉后,“樊振东死亡下半区”的词条便立刻冲上了热搜。原因是樊振东所在的下半区集结了张本智和、林昀儒、奥恰洛夫、勒布伦等人,强手如云。
对此,樊振东回应道:“抽签是比赛的一部分,但又和真正的比赛无关。面对签表不会过多考虑,后面会一场一场去准备,把自己梳理好。”
当王楚钦爆冷输给莫雷加德,也让男单项目的“双保险”变成了樊振东一个人的奋战。
“比赛中确实会出现一些突发的变化,”樊振东承认,单线作战压力不小,“接下来的每场比赛都要做好充分准备,保持足够的专注是目前的最好办法。”
与张本智和的1/4决赛,樊振东经历了0比2、2比3落后的惊险局面,但最终樊振东4比3逆转张本智和。赛后樊振东表示:“我当时就想好了,我要战斗到最后一个球,要去把比赛赢下!”
半决赛对阵法国选手勒布伦,樊振东没让惊险再次上演,而是4比0完胜对手。赛后,他又提到了专注与投入:“这一路上的每一场球都相当于决赛,每一场球都不容有失。我要做的是丢掉不必要的杂念,释放自己。”
停一停,想一想
事实上,奥运会之前的这段时间,恰好是樊振东的低谷期。
或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和伤病的困扰,前半个巴黎奥运年对樊振东来说并不顺利:WTT球星挑战赛多哈站中途因伤退赛、新加坡大满贯止步十六强、仁川冠军赛止步半决赛、澳门男子世界杯无缘四强、沙特大满贯止步十六强。
但在巴黎奥运会前的最后一站重庆冠军赛上,那个强势的樊振东终于回来了。
那站比赛,他接连战胜向鹏、李尚洙、张本智和、雨果等人,并在最后的决赛与王楚钦苦战七局,最终解锁自己本赛季首个单打冠军。
重庆冠军赛前,樊振东并没有选择参加在太原举行的世乒联常规挑战赛,而是独自在北京进行了10天的训练。
对此,樊振东解释:“前一段时间连续的比赛没有找到感觉,所以我觉得需要停一停,思考一下。奥运会前的最后一站,其实并不是必须要获得冠军,而是希望通过这一站让自己重拾信心,找到想要的感觉。”
显然,巴黎奥运会上的樊振东,找到了他想要的感觉。
获得奥运单打冠军后,樊振东不仅完成了大满贯,更是成为了继马龙之后第二位达成“超级全满贯”成就的乒乓球运动员。
但对于大满贯的荣誉,樊振东早早就曾提到过:“我不会让大满贯成为自己的包袱甚至枷锁,我需要考虑的只是如何去争胜,如何把自己真正的实力和最佳状态在巴黎的舞台上展现出来,而不是通过一个冠军去成就什么。”
从“小胖”到“东哥”
《人在奥运年》节目中,樊振东的节目标题是“从东京到巴黎,从‘小胖’到‘东哥’”。
2016年里约奥运会,时年19岁的樊振东就已经登顶世界第二,但出于大赛经验的考虑,樊振东只能以P卡选手的身份出征里约奥运会。在观众席上望着赛场的樊振东虽然说“只要跟他们一起参加比赛,我觉得是一样的”,但对赛场的渴望还是会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看他们在上面打还是很羡慕。”
2021年站上东京奥运会赛场,樊振东虽然守住了自己的半区,却在和卫冕冠军马龙的决赛中略逊一筹。
赛后,樊振东总结自己首次参加奥运会的问题是打得“不够放松”:“感觉自己有点紧,银牌算是正常发挥,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也可圈可点吧。”于是在巴黎奥运会的备战周期里,樊振东更多的是在学会“如何放松下来”。
樊振东给出的答案是“和自己比”:“去把每一天做好,把细节做好,让自己在奥运会的时候跟自己比,能不能比之前做得更好,或者是在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能不能比之前更有力量去解决。”
樊振东坦言,从东京奥运会到巴黎奥运会,自己变化最大的是心态,“东京时我更多专注于获得冠军这个结果,但经历了这些年的磨练,我越来越多地专注于获得冠军的过程上,更清楚过程中应该坚持什么才有可能获得期待的机会和结果。”
最后一舞?
2024年5月14日,中国乒协公布了巴黎奥运会参赛名单时,樊振东在微博上转发了奥运名单,并留下了两个意味深长的单词:“Last dance(最后一舞)”。
当记者在《人在奥运年》纪录片中问及这段文字的含义时,樊振东的回答依旧模糊:“这个问题交给时间去验证吧,大家愿意怎么理解就可以怎么理解,这个倒计时很早就在脑海里出现了,但有的时候一瞬间会觉得原来这么近了。”
显然,相比外界的纷扰,如今的樊振东更愿意遵循自己的内心。
樊振东说:“如果活在别人眼中,说白了就是追求结果,但外界不可能每个人都了解你经历了什么,他只会看到最后的结果,然后用这个结果去评判你的成功与否。但我要让自己更注重过程,把过程做好了,什么样的结果我都能接受。”
巴黎奥运会的赛场,樊振东做好了每一个过程,也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