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刷,就是我!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艺术的魅力、传统文化的魅力。”看完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一位观众说。
8月3日在上海音乐厅,上海民族乐团的《海上生民乐》完成第五轮驻演的25场演出,四年下来累计驻演125场。
《海上生民乐》现场
《海上生民乐》被称为“中式美学大观”,不少上海本地观众N刷,也有不少留学生被其魅力倾倒。
在复旦大学交流的美国大学生,特地将《海上生民乐》作为暑期的交流学习项目,有的同学一边听一边记下笔记:“这样看民乐,超酷的。”去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曾组织50位留学生观演,今年又组织了50名留学生来到现场,中国传统文化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他们面前。
本轮驻演恰逢暑期的旅游旺季,平均每4位观众中就有1名外地或外国观众。两位游客凭借144小时过境签政策,从美国落地上海,被演出打动了,“我们被中国文化感动。”作为文旅融合的一个生动样本,《海上生民乐》在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同时,也在激发市场消费活力。
看完演出,意犹未尽的观众总会买一些文创带回家。陶瓷杯垫、定制丝巾、宫廷燕乐贴纸、品流苏烫金团扇、国风麻布袋等国风衍生品,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喜爱。
《海上生民乐》现场
“舞台会放大一切,对舞台敬畏、谨慎的同时,我们比以前更加享受在台上的每时每刻。”在现场,琵琶演奏家李胜男和刘嘉搭档呈现了双琵琶版本的《酒歌》。
“每场演出我们都有所不同,不断磨合思考自己的角色。我弱你强、你强我弱,如此交替紧跟,配合调整。”刘嘉说。李胜男和刘嘉都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如今都在上海安家,《海上生民乐》见证着演奏家们台前幕后的成长。
中西合璧的《蜂飞》,尽显民乐的炫目技术。阮演奏家唐一雯以扎实的艺术功底、丰富的舞台经验,感染观众。
“现场更多‘玩’的成分,我们会把速度提到极致,民乐也可以很炫酷、很摇滚。”她说,在演奏家模拟蜜蜂扰人时,观众会击掌回应,在solo时观众也会快速地拍手跟上节奏的变化,“玩得很开心!”
《海上生民乐》现场
刚入团不久的“95后”笛箫演奏家王泽、高雅,也在这一轮驻演中崭露头角。
“不要把这场演出当成你的第1场,要当成第125场,有你自己独有的呈现和表达。”王泽还记得艺术总监罗小慈对他说的这句话。《水行》中,演奏家要身着10米长袍,从舞台一头缓行至另一头,一边吹奏,一边负重前行,并不简单。前辈金锴总是亲自为他整理衣摆,默默支持。
《山水》展现了竹林七贤的唯美诗意,笛箫演奏家身着一袭红衣,位于画卷中央,让人惊艳。前辈赵韵梦也与高雅分享了以往的演出经验,并针对不同曲目的要点进行了讲解。
《海上生民乐》现场
第125场也要像第1场一样严谨、专业,乐团的各个工种齐心协力,向更高的艺术标准挑战。幕后团队在实践中互学互鉴,不断成长为专业复合型的艺术人才。
8月5日-6日,《海上生民乐》音乐会版将首次赴港演出,亮相“中华文化节——焦点城市上海”暨“上海文化周”。上海民族乐团将携手首席客席指挥汤沐海,登台香港大会堂、荃湾大会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