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署)10月24日最新发布的《2024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当前的行动和政策将导致本世纪内全球气温上升2.6℃至3.1℃。
当地时间2021年8月16日,弗朗茨约瑟夫群岛,一只北极熊在英吉利海峡的浮冰上。视觉中国 资料图
报告警告称,即使是最好的2.6℃的情况也代表着“灾难性的”变暖,将对人类、地球和经济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科学家表示,随着气温每升高一个百分点,危险的热浪、破坏性风暴和其他灾害的严重程度和频率都会上升。当气温升高3℃时,世界可能会经历几个不可逆转的临界点,例如南北极冰盖崩塌,导致海平面上升,这将极大地改变地球的气候。
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气温已比工业革命前高出1.3℃,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仍在持续上升,去年的排放量将较2022年增加了1.3%。
联合国每年发布的报告旨在评估避免气候灾难所需政策与各国实际行动之间的巨大差距。按照目前的轨迹,将气温升幅限制在2015年《巴黎协定》中规定的努力达成的1.5℃目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事实上,全球气温有可能突破《巴黎协定》中的红线——2℃。
今年11月12日,世界各国领导人将齐聚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参加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 29)。报告指出,各国必须在下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中共同承诺,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年排放量减少42%,到2035年减少57%,并迅速采取行动来支持这一目标,否则《巴黎协定》的目标将在几年内化为泡影。新版国家自主贡献预案将于明年年初在巴西为准备202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 30)而举行的气候谈判之前提交。
“气候的关键时刻已经到来。从现在开始,在下一轮气候承诺之前,我们需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展开全球动员,否则1.5℃的目标将很快夭折,升温远低于2℃的目标也会岌岌可危。”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说,“即便全球气温升幅超过1.5℃——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每天都在增加——我们也必须继续努力迈向一个净零、可持续且繁荣的世界。”安德森说。
报告也探讨了如何将全球变暖限制在2℃以下。达成这一目标的路径是:到2030年,排放量必须在2019年的基础上下降28%,到2035年(也就是纳入下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的新里程碑年份),排放量必须在2019年的基础上下降37%。
报告显示,2030年的技术减排潜力高达31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2023年排放量的52%,而2035年的减排潜力则为410亿吨。在这两年内,全球可以通过每吨二氧化碳当量200美元以下的成本弥合实现1.5℃目标的排放差距。
增加太阳能光伏技术和风能的部署,可以在2030年实现这一总减排潜力的27%,并在2035年完成38%。森林行动可在2030和2035年实现这一减排潜力的20%左右。其他强力举措包括建筑、交通和工业部门的增效措施、电气化和燃料转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