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乘地铁通勤的人,实际上是很难有心力在地铁上掏出一本书来读的。那些坐地铁而不必上班的人,也尽可以选择其他更适宜的场所读书。当一个上班族决定在地铁上阅读,他所能选择的无非是上班的路或是下班的路。像那个我遇到过100多次的女孩那样,在地铁站里坐着读一会儿书再上车的毕竟是极少数。
我没有严格统计过,但我依稀觉出自己记录下的阅读瞬间更多是在早上——且时间越早越容易发生。也许是因为人在一天开始的时候更容易下决心,也许是因为在繁忙的工作耗尽一日的激情之前专注于“自己的事”感觉更好,就连我坐地铁时也总是倾向于在早上打开一本书。
过去三个月,我仍然遇到很多书:不同版本的《资治通鉴》、地铁上的“常青树”《活着》、公版的《边城》、英文版的《月亮与六便士》、普及本《平凡的世界》、作为课外读物的青少版《红星照耀中国》……不过,遵循“尽量拓宽口味”的原则,我仍然只选15种进行介绍。秋天短暂而盛大,阅读有时又无限,一年迈向深处,若你仍然愿意通过书探问世间种种可能,阅读随时随处都可发生。
1.
2024年7月1日。读《资治通鉴》的人,也是遇到过的书了。
2024年7月9日。中华书局《资治通鉴》繁体竖排版。后来看到他的书签是一个旧旧的福字红包。中华书局有多个《资治通鉴》的版本,均受到不同层次读者的欢迎,几乎每个版本我都在北京地铁上遇到过,当然还有别的出版社的版本。或许以后可以出一个“地铁上的《资治通鉴》”小专辑。
书名: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迁著
主编:沈志华/张宏儒
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数:12604
定价:928.00
装帧:精装
丛书: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战国至五代期间1300多年的历史,历来既为史学界所推崇,也被视为大众学习历史、吸取经验的经典之作。文白对照本《资治通鉴》,原文以中华书局标点本《资治通鉴》为底本,权威准确;译文由人民大学、社科院、北京大学等权威学术机构的六十余名专家翻译,流畅生动,是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资治通鉴》读本。2009年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2019年再版,对内容和版式都做了修订完善,使得文字更加准确,查考更加方便,检索更为便利。虽然是如此大套,在豆瓣上这个版本仍有不少人读过并给出了9.7分的高分。
2.
2024年7月3日。史铁生《病隙碎笔》有好多个版本,她看的这版是湖南文艺出版社的纪念版。
书名:病隙碎笔(纪念版)
作者:史铁生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博集天卷
定价:35.00
装帧:平装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最为经典的长篇散文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是他从身患尿毒症、接受透析开始,以四年时间写成,被誉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是“在深刻的困境中,对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又辉煌壮丽的追问与眺望”。在书中,史铁生从生命的困惑与痛苦出发,对所处的世界和时代进行审视,对人生意义和精神寄托不断追问。全书分为六个部分,243则,用生动优美而通俗的语言,探索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命题:命运、爱情、金钱、人性、信仰、健康的心灵、向上的精神……字字珠玑,充满着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智慧。
3.
2024年7月4日。《原生家庭》。这本2018年首版的书,在豆瓣上有5.6万人想读,1.8万人读过后给出了8.3分的高评分。在这本书出版之前,“原生家庭”的概念即已经在中文互联网流行。
书名: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作者:(美)苏珊·福沃德博士/(美)克雷格·巴克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品方:阳光博客
译者:黄姝/王婷
页数:307
定价:58.00
装帧:精装
丛书:苏珊·福沃德心理学经典作品
作者苏珊·福沃德博士通过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真实素材,分析了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是如何伤害子女,并特续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的。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主旨并不在于控诉这样的父母,而在于传授具体的对策,使那些受过或仍在承受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恢复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
4.
2024年7月9日。读人民文学出版社《1937,延安对话》,他读着读着从帆布包里掏出零食来补给,有趣。后来看到他的书签是一张景点门票。
2024年7月11日。读《1937,延安对话》的乘客,前天下班也遇到过他。
书名:1937,延安对话
作者:(美)托马斯·亚瑟·毕森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加)李彦
页数:250
定价:45.00
装帧:平装
这是一部美国学者毕森1937年6月到访延安的见闻与记录,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革命实践和思想理论的重要见证。作者托马斯·亚瑟·毕森是上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亚洲问题研究专家,也是《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的好朋友。1937年6月卢沟桥事变前夕,在斯诺的帮助下,毕森与其他几位美国同行一起悄悄奔赴延安,亲眼见证了当年中国社会的动荡现实与革命圣地的烽火岁月,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袖,并将这些见闻与采访用铅笔记在两个笔记本上,真实记录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理想和奋斗实践。除了文字记录之外,毕森一行还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有从西安到延安的沿途景象,有延安根据地的日常生活,尤其难得的是捕捉到许多正值盛年的中国共产党领袖们的面容与身姿。
5.
2024年7月22日。莫言《生死疲劳》。
书名: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读客文化
页数:584
定价:69.90
装帧:平装
丛书:读客莫言作品
《生死疲劳》是莫言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了五十年间西门闹经历了六次转世,最后一世降生为人。在这六世里,他目睹蓝脸一家三代经历人生的生死疲劳,他们爱就爱到底,恨就恨到底,犟就犟到底,干就干到底,有极致的痛苦,也有彻底的放纵。莫言用动物的视角、俏皮的语言和鬼才的叙事手法,使这本讲述沉重故事的书中处处充满惊喜;用幽默、戏谑的方式化解现实的痛苦,让人在痛苦时依旧能笑出声来,给人以力量。莫言说:“假如我能有两本书得以流传,《生死疲劳》肯定是其中之一。”“诺贝尔奖的评委因为读完了《生死疲劳》,才把这个奖项授给了我。”
6.
2024年8月7日。立秋,《荒野上的大师——中国考古百年》,评分还不错,1900多读过的人共同给出了9.0的高分。
书名:荒野上的大师——中国考古百年纪
作者:张泉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望mountain
页数:376
定价:69.00
装帧:平装
“哪有什么黄金时代,从来都是勇毅者于深谷中劈出一线光明”。《荒野上的大师》讲述的是1920年代中国考古初创的故事。作者以地质调查所、清华国学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和营造学社四大机构的发展为主线,描绘了中国考古的诞生经过。这四大机构走出了诸多考古名家(李济、赵元任、吴宓、贾兰坡、夏鼐、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等等),作者以细腻感性的笔法,讲述了他们在考古现场和学术书斋中的工作与贡献,突出了他们在逆境中开辟新天地的勇气和毅力,表现了他们在内忧外患之际凭热血和专业为国效力的事迹。《荒野上的大师》还描绘了当时的诸多重大发现,这些发现让中国在世界考古舞台上有了话语权。
7.
2024年8月28日。读《数据结构与算法》,也读《静静的顿河》,他将前一本放进背包后,旋即掏出肖洛霍夫的小说。
一个真实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着多个“自我”的人。
书名:静静的顿河
作者:(苏)肖洛霍夫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金人
页数:1714
定价:158.00
装帧:精装
丛书:名著名译丛书
多个版本的《静静的顿河》在豆瓣上的评分都在9.0分以上,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静静的顿河》(1928—1940)是一部杰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22年苏联国内战争为背景,描写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这十年间的动荡生活,反映了这一地区的风土人情、社会变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主人公葛利高里因其坎坷、复杂的经历,成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十分耀眼的一位。
8.
2024年8月28日。没想到《雕刻时光》有如此多“想读”和“已读”——近4.5万人想读,1.2万人读过,评分9.5。我常常会提到豆瓣读书评分,是因为有很多我没读过的书其受欢迎的程度远超我的认知。仅仅是观察别人在地铁上读什么书,就足以令我一次又一次对这个丰富多样的世界发出赞叹。
书名:雕刻时光
作者:(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新经典文化
译者:张晓东
页数:263
定价:45.00
装帧:精装
丛书:电影人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年4月4日出生于苏联伊万诺夫州尤里耶维茨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86年12月26日在法国巴黎病逝,享年54岁。他一生中只完成七部长篇和两部短片,部部经典。《雕刻时光》是塔可夫斯基对电影、对艺术尽其一生的求索。人们到电影院看什么?什么理由使他们走进一间暗室?为了时间: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者尚未拥有的时间。电影创作的实质是什么?一定程度上可以界定为雕刻时光。就好比雕塑家面对一块大理石,成品的样子了然于心,然后一点点剔除所有多余的部分。电影人同样从包含海量生活事实的时间巨块中剔除所有不需要的部分,只留下能成为电影要素的部分,只留下能清晰描述电影形象的部分。
9.
2024年8月30日。邱妙津《鳄鱼手记》。“理想国”的这本书有2012年广西师大版和2021年北京日报版,两版封面一样,她这本是广西师大版。
书名:鳄鱼手记
作者:邱妙津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理想国
页数:275
定价:32.00
装帧:平装
丛书:理想国·邱妙津作品
《鳄鱼手记》是台湾作家邱妙津长篇小说处女作,也是她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华语世界一部女性主义文学经典。小说以主人公“我”的大学生活为背景,通过一段段感情的萌发、深陷乃至最终仳离,直面内心深处极致的爱与无人理解的悲哀,逼视年轻人敏感自伤的内心世界。小说是台湾地区二十世纪末一代青年迷惘困顿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更是一段艰难跋涉的性别认同与自我认同的贴身记录。作者以刀锋般锋利闪光的笔触,探入心灵的隐秘岩层,那些极度坦诚的自我剖析与情爱想象的翻转辩证,那些人性与人性深深交会的时刻、强劲与庄严的生之体验,深刻展示了人类永恒的主题,即如何通过极致纯粹的情感更深入地认识自我与世界,从一己抵达普遍人类心灵的深度,一种辉煌心智激情。
10.
2024年8月31日。《神雕侠侣》,重返武侠世界。
书名:神雕侠侣
作者:金庸
出版社:广州出版社
定价:88.00
装帧:平装
丛书:金庸作品集(朗声旧版)
属于武侠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仍然有人读武侠,特别是金庸。《神雕侠侣》的故事发生在南宋年间,蒙古大军围攻襄阳城。大侠郭靖带领城内军民殊死抵抗。郭靖义弟杨康的遗腹子杨过投身古墓派 ,并与师父小龙女展开一场为世俗所不容的师徒之恋。欲杀郭靖为父报仇的杨过,最终却感于郭靖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毅然助其守城。屡建奇功的神雕大侠杨过,身受断臂之痛、情花之毒,却不畏艰难险阻,一心追求自己的真爱,经历世人难以想象的种种磨难,有情人终成眷属。
11.
2024年9月5日。他细心包了书皮,并在上面写下书名,《天堂之奶——一部鸦片全球史》。
书名:天堂之奶——一部鸦片全球史
作者:(英)露西·英格里斯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浙江人民出版社·好望角
译者:徐海幈
页数:477
定价:118.00
装帧:精装
丛书:好望角书系
从古至今,鸦片作为一种无可匹敌的商品,以合法或非法商品的形式遍布全球。在本书中,著名的文化历史学家露西·英格里斯将带领我们经历一场从美索不达米亚到当今美国、从罂粟乳汁到海洛因、从吗啡到人工合成鸦片的史诗之旅,客观审视鸦片这种引人关注的物质,从人类最初对它的使用及背后的原因入手,展现人类与这种魅人物质的交往史。一部鸦片史,半部是金钱对人性的嘲讽,半部是肉体与精神的悲歌。这是一个关于成瘾、贸易、犯罪、战争、文学、医学,尤其是金钱的故事。正如这部视野雄阔、包罗万象的作品所深刻揭示的,鸦片的历史就是我们人类的历史,它能让我们了解到自身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12.
2024年9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思辨与立场》,这本书2024年8月已经推出新版,他读的是首版,豆瓣评分8.1。
书名: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
作者:(美)理查德·保罗(Richard Paul)/(美) 琳达·埃尔德(Linda Elder)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阅想时代
译者:李小平
页数:348
定价:75
装帧:平装
丛书:阅想·心理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进行深刻反思和独立思考的思辨能力。思辨能力无处不在,它不仅决定着人类行为和思想的清晰性、关联性、逻辑性、准确性、重要性、精确性、公平性、广度、深度等诸多维度,还关系到人类如何在观察、体验、沟通、思考和推理过程中不断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积极而巧妙的运用、分析、评估、整合和建构,从而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作为批判性思维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本书两位作者把通俗易懂和高效实用的批判性思维方法与实际情景和问题相结合,并列举了丰富的案例,帮助读者快速、系统地提升对批判性思维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效率。
13.
2024年9月21日。《苏格拉底的申辩》,也是遇到过的书了。这本书我也买了,但还没有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读到它。
书名:苏格拉底的申辩
作者:(古希腊) 柏拉图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译者:吴飞
页数:244
定价:49.00
装帧:平装
丛书: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柏拉图注疏集
公元前399年,哲学家苏格拉底被传讯,说他不信城邦诸神,引进新的精灵之事,败坏青年。苏格拉底在由500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辩。但申辩并没有挽救苏格拉底的性命,他最后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之死,为西方文明打下了两个基本色调。而苏格拉底之死之所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核心事件,首先要归功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本书包含三个部分内容,一个是北京大学吴飞教授据希腊文翻译的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并作了很多注释,对理解文本很有帮助;第二部分是吴飞教授为这个中文译本写的导言,对这个古代经典文本的背景知识,给读者一个较为总体的概念;第三部分是吴飞教授从自己的角度,对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解读和思考,特别是对《苏格拉底的申辩》中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第三部分尤其重要,是中国学者自觉地用西方古典思想来理解现实处境、逐渐回归中国自身的问题的一个尝试。
14.
2024年9月23日。《李商隐十五日谈》,封面素净。
书名:李商隐十五日谈
作者:李让眉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出品方:胡杨文化
页数:240
定价:45.00
装帧:平装
新诗人如何解读古诗人?在《李商隐十五日谈》中,当代青年诗人李让眉通过对唐代诗人李商隐生平、作品的解读,还原李商隐的生活经历及其精神追求。作者从李商隐所处的时代讲起,每日一讲,共十五讲,描绘了其出身、身边人物群像、感情与婚姻,进而分析其诗作的美学内涵以及宗教对其创作的影响等。李商隐的诗常被人说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而李让眉的解读却平易晓畅、引人入胜。她以富于觉察力的文字、诗意的语言、丰富的细节、独特的理解,描绘出一个有别于以往认知的鲜活的李商隐。在书中,作者还尝试追索李商隐诗中可能的当代性,从而揭示了诗歌将自身向未知开放的根本属性。
15.
2024年9月27日。《看见与被看》,一本颇具思辨性的作品。
书名:看见与被看
作者:(法)乔治·迪迪-于贝尔曼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译者:吴泓缈
出版年:2015-6
定价:32.00
装帧:平装
丛书:艺术迷宫译丛
艺术哲学令我生畏,于是乖乖照搬内容介绍如下。我们眼中所见之物的价值,甚至生命,依赖于与我们有关的东西。此话如果当真,那么我们对此命题下的审美、认识乃至伦理条件作何感想?这就是本书——一个关于视觉经验的哲学寓言试图展开的主题。
在书中我们见到了两个象征性形象,其对立构成了一对不死不休的两难选题。一边是信仰视角的人,他多少把《圣经》中关于耶稣空墓的言语转化成自己的话语:“他看见了,就信了。”另一边是同语反复视角之人,自以为是地给自己的眼光作一个断然封闭的担保,似乎一切均一目了然,近乎自欺欺人:“你所看见的就是你见到的东西”。然而,这个始终徘徊在我们看待一般的可视世界和特殊的艺术世界的习惯方式中的两难选题,不过是一个假两难选题。它需要被超越,被辩证地扬弃。那么怎样才能看而不信呢?怎样才能一直看到里边而又不止步于对所见的确信?
借助乔伊斯和卡夫卡的两个文学寓言,对照一个雕塑品所提供的最简单的图像,以上问题的答案在摸索中形成。一个立方体,一个雕塑家托尼·史密斯的大黑立方体渐渐显示出它的魅力、它令人生忧的怪异性、它的张力。看着它,就是重新审视形式与在场,模拟人形与几何抽象的关系;就是更好地理解实体与空洞的辩证,更好地理解眼前这让我们对它保持尊重的悖反距离。
可是,为了达到这一步,我们必须先建立一个更加精细的“辩证图像”观,重新审视光晕观念——此观念取自本雅明,才能更明白为什么我们见到的东西总在那里边看着我们。这一切的目的便是:建立一个形式的人类学和一个图像的元心理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