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 通信技术的发展是全球瞩目的焦点之一。近日,由北京邮电大学张平院士及其团队搭建的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 6G 外场试验网正式对外发布。验证了 4G、5G 链路具备 6G 传输能力的可行性,实现了 6G 主要场景下通信性能的全面提升,是我国通信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6G 不只是 " 快 "
6G 是什么?6G,即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也被称为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可促进产业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专家表示,从技术层面看,6G 比 5G、4G 而言,最直观的提升在于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通信时延。
从 1G 到 5G,再到初露锋芒的 6G,每一次迭代都不止于数字 "+1",更是从技术到应用的全方位变革。
6G 最直观的升级,大概就是数据传输速率 " 质 " 的飞跃。" 理论上,6G 可使数据传输速率提升至 5G 的 100 倍以上,达到每秒数十 GB 甚至 TB 级别。"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刘光毅说,下载一部 1GB 的电影,在 5G 网络环境下最快需 3 秒。到 6G 时代,这个时间将压缩至 1 秒以内,甚至 0.03 秒。
更低的网络延迟,也是 6G 的关键进步之一。"5G 的标准时延是毫秒级,6G 网络传输时延将有望达到微秒级,也就是眨一下眼睛用时的千分之一。" 刘光毅说,时延的跨越式提升,将使许多实时应用性能大幅提升。
2023 年 6 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完成了《IMT 面向 2030 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描绘了 6G 的六大应用场景:沉浸式通信、超大规模连接、极高可靠低时延、人工智能(AI)与通信的融合、感知与通信的融合、泛在连接。其中前三个是对 5G 场景的演进增强,后三个是面向融合创新诞生的新兴场景,具备极大的潜能与市场价值。6G 将进一步打破数字鸿沟,实现全域智联、感知泛在的移动网络。
国际首个面向 6G 通信与智能融合的外场试验网展示大厅。
6G 有望在 2030 年左右实现商用
5G 进入中场,6G 渐行渐近,按照移动通信技术每 10 年左右更新一代的规律来看,业界普遍认为 6G 有望在 2030 年左右迎来商用。
我国高度重视 6G 技术的发展。2019 年 6 月,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指导产业界成立了 IMT-2030(6G)推进组。
2021 年 3 月,我国先后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四五 "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 "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十四五 " 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要 " 前瞻布局 6G 网络技术储备 " 开展 6G 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发,构建 6G 愿景、典型应用场景和关键能力指标体系等目标。
2023 年 12 月 5 日,《6G 网络架构展望》《6G 无线系统设计原则和典型特征》等技术方案首次对外发布:《6G 网络架构展望》提出了关于 6G 网络架构的设计原则与网络能力;《6G 无线系统设计原则和典型特征》结合 6G 部署和组网需求,形成了 6G 无线系统功能和运行特征以及设计原则。
在 2024 年 3 月的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 103 次全体会议上,各方就 6G 时间计划达成基本共识:3GPP 的 6G 用例和需求研究将于 2024 年第四季度启动,6G 技术研究将于 2025 年第三季度启动,预计在 2029 年左右完成 6G 第一个版本技术规范制定。由此预计 6G 有望在 2030 年左右实现商用。
6G 将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更加智能、互联的未来
6G 技术凭借其广泛的业务场景,将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更加智能、互联的未来。
"6G 时代,我们将见证一种前所未有、随时随地的连接重构我们的世界,我们称之为‘万物智联’。借助这样的连接方式,人类社会有望走向‘数字孪生’与‘智慧泛在’,迎来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交互融合。" 刘光毅说。
此外,6G 未来还可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应用,通过外围应用终端,使用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发挥网络的效率,进行高效的信息交流传递,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生产都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例如在个人生活领域,6G 技术可以借助穿戴式设备,对人体的健康数据实时采集,形成针对个人的数字孪生体,实时监测人体的健康状况。通过沉浸式云 XR,甚至可以坐在屋子里,就能实现云游四方,体验上天下海。
在工业制造领域,通过 6G 技术的助力,可能会出现基于工业元宇宙的数字孪生工厂。比如,要生产一款产品,可以将虚拟的产品模型在虚拟生产线上进行一轮预生产,发现问题并在虚拟生产线上调整解决,之后再在现实的生产线上进行生产,就可以大幅度提升效率。
泛在连接带来的万物智联,将实现全息交互、通感互联、智能交互,塑造生产的智能化、公共服务的普惠化、社会治理的精细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