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20日,作为2024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剧目,澳门晓角话剧研进社创排的悬疑大戏《捉迷藏》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献演。一连三场的粤语演出,也为首都剧坛带来了一股别样的南国风情。
《捉迷藏》剧照。本文图片由澳门晓角话剧研进社提供。
据介绍,成立于1975年的澳门晓角话剧研进社由李宇梁、余明生创立,本着“剧场能改变人,人能改变社会”的立社宗旨,致力于推动本地戏剧艺术发展,是一家在中国澳门地区长期活跃的独立戏剧艺术团体。晓角过往演出作品有七成以上都来自澳门本地编剧,多与社会境况息息相关,对现实生活的观照也成为其一大艺术特色。
《捉迷藏》是晓角2023“年度公演”作品,去年年底在深圳首演后才班师回澳演出,显示了剧社近年来对内地市场的开拓与探索。该剧讲述了刚从教席上退休的惠贞带着毕生积蓄从澳门前往海外投靠独生女儿Crystal。在异国他乡,母亲原本寻求对女儿多年来疏失照顾的补赎,谁料女儿却另有谋算,想借助父母的资产为自己纾解财困……母女之间,相互展开了一场人性与文化对撞的“捉迷藏”。
本轮演出,由香港舞台剧奖最佳女配角获得者、知名演员梁翠珊饰演母亲,澳门优秀演员梁建婷饰演女儿,两位女演员的对手戏极具张力亦不失细腻。
梁翠珊饰演母亲惠贞
梁建婷饰演女儿Crystal
刚刚在曹禺剧场度过自己69岁生日的李宇樑,不仅是晓角永久荣誉艺术总监,也是《捉迷藏》的编剧及导演。
谈及晓角的创办,这位土生土长的澳门戏剧家饶有兴致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上世纪70年代的澳门基本上还没有本土剧团,“大家平时都没有戏看,我们几个戏剧人就想振臂一呼,吹响戏剧力量聚拢的号角。之所以当时要选用‘晓角’这个名字,它是鲁迅先生生前最后用过的笔名。先生的作品在澳门文学青年群体里很有号召力,也希望它能给一座原来没有戏剧的城市带来新的艺术生机。”
导演李宇樑
从业近五十年,李宇樑导演的话剧《男儿当自强》曾被选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部优秀剧作典藏》,另有剧作分别被中国话剧艺术研究所选入《中国话剧百年剧作选》及《中国九十年代剧作选》。“之前来北京都是在作协、剧协开会,这是我们第一次带着作品来参加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就在港澳看过人艺来演出的《茶馆》,非常震撼。能在曹禺剧场上演晓角的剧作,而且首都观众的欣赏水准也很高,肯定是一个挑战,也是一项荣耀。”
日常坚持读报习惯的李宇樑,其过往的创作经常从社会新闻事件中撷取灵感。1993年上演,并在港澳赢得多个奖项的经典作品《二月廿九》,缘起就是一则独居老人在家中去世多日后才被发现的电台新闻。“2022年,我去加拿大探亲,因为晓角每年都会推出至少一部‘年度公演’新作,就绞尽脑汁想剧本。”
“我当时住在温哥华的女儿家,正好当地在2021年爆出一桩惨案,而且就发生在我们所在的街区,一家来自越南的华裔新移民家庭,女儿买凶杀害了父母。翻看新闻报道,我觉得女儿除了有金钱方面的犯罪动机,这个家庭之所以出问题,背后其实还有东西方的伦理观、家庭观、价值观、文化与生活方式等等的差异在里面。”
“比如中国人讲,‘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我们汉字里有‘孝’这个字,西方人没有,他们两代人之间讲的是‘respect’。我在创作《捉迷藏》的时候,因为母亲惠贞的身份是一位退休的中文老师,就把王尔德、余华、亦舒等文学家的很多名言加入到她和女儿的对话中,展现母女间观念的碰撞。戏里人物还有部分情节也取材自真实生活,有真实的原型,里面可能会有你朋友的身影。”
《捉迷藏》剧照
《捉迷藏》聚焦于“家庭”与“亲情”,以写实的方式在舞台上构建观众所熟悉的现代家居环境,着力展现传统与现代、华人社会与西方社会诸种家庭观念之间的摩擦与碰撞。就澎湃新闻记者现场观摩,第一幕中母亲刚来到女儿家,同女婿打招呼“Hi, Jack.”便被女儿马上打断,“你不要这么称呼他,尤其不要在飞机上喊hijacking(劫机)。”而其他诸如母亲习惯喝热水,女儿一家则从水龙头中直饮凉水的生活冲突在剧中更是比比皆是,引发了台下观众阵阵会意的笑声。
恰如《捉迷藏》中东野圭吾的小说成为母女间疑神疑鬼的话题抓手,该剧在呈现上也借鉴了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加上时而摄人心魄的灯光与配乐运用其间,犹如在看一部好莱坞改编的斯蒂芬·金电影。
《捉迷藏》剧照
对于以悬疑剧的形式层层展开剧情,李宇樑表示悬疑色彩的话剧在晓角的历史上并不多见,“除了十几年前,我编剧、导演的《灭谛》带有悬疑剧的元素,就是眼下这部《捉迷藏》了。相较于悬疑情节,探索人性心灵迷宫过程中的悬疑感将更令人胆战心惊,而又感同身受。我们还是希望与观众在当代社会和全球化的语境下,共同探讨家庭伦理与情感模式的代际差异、文化差异,追问关于爱、关于人性的根本问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