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风窗记者 远游
戴着眼镜,说话永远语气温和的英国新首相斯塔默,没想到是个 " 霉粉 "(美国女歌星泰勒 · 斯威夫特的粉丝)。今年 6 月,英国大选如火如荼,他和妻子在温布顿大球场 " 霉霉 " 演唱会现场合影。
斯塔默与妻子在 " 霉霉 " 演唱会的现场合影
时隔三个多月,这张照片在英国引起了千夫所指般的讨伐。
9 月以来,英国媒体挖出 " 劲爆秘闻 ",斯塔默夫妇和两名亲友的四张门票及招待券,总价值 4000 英镑,都不是他自己掏钱的,而是赞助者免费提供的。
这还没完,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位阿森纳的铁杆球迷,在过去一年收受了 11 张足球赛门票,阿森纳的重要比赛,他似乎是一场不曾落下。不仅如此,斯塔默本人佩戴的眼镜,和妻子身上的不少名牌衣服,都是赞助者提供的赠品,且价值超过法定数额,没有报备。其中也包括一套价值 1800 万英镑的顶层公寓的暂住权,据他辩护,是为了让儿子安静地备考 GCSE。
斯塔默所领导的工党,一直标榜自身的道德感,在野多年,致力于将保守党描绘成腐败、邪恶的化身。但如今,工党各大臣和议员们被媒体查了个底朝天,发现他们对各种昂贵礼物来者不拒,与他们所讨伐的政治敌手并无不同。
就这样,上台不到 100 天,刚在 7 月赢得大选的工党政府,深深陷入了 " 赠品门 " 丑闻。
斯塔默佩戴的眼镜,和妻子身穿的衣服,都是赞助者提供的赠品
标榜底层出身、靠着努力而非人脉一路走来的斯塔默,首相位置还没坐热,人气就先 " 凉下来 "。根据英国民调机构 Opinium Poll 的数据,斯塔默的个人支持率下滑到 24%,已经比两个月前被他击败的对手——前首相苏纳克还要低。
要知道,选前斯塔默大部分时间段,民调支持率比苏纳克要高一倍,呈现碾压之势。可是,如今两人都变成了民意低迷的 " 跛脚鸭 "。
在英国陷入 200 年来生产力最低迷的 10 年,斯塔默和议员们享受免费提供的赠品生活,让英国民间舆论哗然。
新首相的快速陨落
" 首相 ……" 斯塔默还没把话说完,议会大厅就爆发出笑声。
作为新任首相,他竟然忘了自己跟对手的角色已经逆转过来了,还是遵循老习惯,把面前那个大权旁落的老对手——保守党临时党魁苏纳克,称作 " 首相 "。
俩人互相称呼对方为 " 体面的男人 ",出席各种场合保持相敬如宾的姿态,跟美国大选那种你死我活的火药味,有如天壤之别。英国自从 16 世纪 " 光荣革命 " 以来,执政党和反对党斗而不破的传统,仿佛是一如既往地重复的剧本。
尘封多世纪的议会看似亘古不变,然而,如同门前的泰晤士河那样,英国政局正暗流汹涌。对于坐上相位的斯塔默而言,眼前发生的一切非常诡异:仅仅百日,自己的支持率,就近乎腰斩,与狼狈下台的苏纳克相差无几。如今的朝野局势,变得鸡飞狗跳起来。
英国前首相苏纳克
事情的直接诱因,是 " 赠品门 " 的爆发。
9 月下旬,中间偏右的《泰晤士报》和支持保守党的天空电视台,先后爆料斯塔默一直隐瞒了自己接受的赠品数额。据报道,斯塔默没有报备自己妻子收到了价值约为 5000 英镑的服饰。斯塔默本人也接受了一件价值 1.2 万英镑的工作服、价值 2 万英镑的不明住宿费,以及多副名贵眼镜等,还有一连串足球赛事,以及流行巨星演唱会的门票,除了霉霉,还有酷玩在曼切斯特的演唱会。
林林总总,加起来有 10 多万英镑,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他在大选期间接受的。由此,斯塔默一跃成为近十年英国下议院接受赠品赠票最多的政党领袖。
这些礼物,大部分来自工党的最大赞助者之一——印度裔富豪瓦希德 · 阿里。他还把自己一栋豪宅的暂住权,送给斯塔默儿子,让他安心学习。斯塔默说,大选期间,家门口的记者和抗议民众络绎不绝,干扰到了儿子的专心备考。
斯塔默声称,大选期间家门口的记者和抗议民众干扰到了儿子的专心备考
英媒报道称,瓦希德 · 阿里在当下的工党有着巨大的话语权,是为数不多能够自由进出首相府的捐赠者,唐宁街 1 0 号给他的门禁安全权限,比普通初级大臣还要高。显然,这份权限,便是这些礼物换来的。
能够自由进出权力中心的阿里,在工党赢得权力不到两个月,就在唐宁街 10 号举办了一场招待其他捐赠者的酒会。
进入 10 月," 赠品门 " 事件持续发酵,收到阿里赠品和赠票的工党要员,远不止首相本人。据报道,内阁多名大臣,包括二号人物财政大臣里夫斯和卫生大臣斯特里庭,也相继接受过各种服饰和赠票。
英国舆论质疑,阿里一系列行为,试图利用手里拥有的这种直接跟首相府接触的 " 特权 ",在其他捐赠者圈子中套现获利。
瓦希德 · 阿里在工党有着巨大的话语,他拥有唐宁街 10 号的门禁安全权限
10 月 8 日,政治记者蒂姆 · 罗斯更是爆料称,阿里在工党政府扮演着重要的幕后角色,包括为斯塔默特别顾问团队的人事任命提供建议,甚至出席与公务员举行的会议等。他与斯塔默有着更深的利益关系。
道德回旋镖
讽刺的是,选举前,工党攻击保守党,策略之一就是控诉其与有钱人勾肩搭背,而工党自身一直将塑造成道德标杆,有着浓厚的道德优越感。
他把竞选活动称作 " 一场反对贫困、不平等和不公正的道德斗争 ",呼应着 1962 年哈罗德 · 威尔逊在工党年会上的豪言:" 这个党是一支道德十字军,否则什么都不是。"
竞选期间,斯塔默不断谈论自己的工人阶级出身,跟富豪首相苏纳克辩论时,他就深情地表示:" 我们有时会无力支付账单 …… 所以我能理解那种感受。"
在英国民众心中," 腐败 " 这个词,长期与保守党深度绑定,反映出他们对政客与权贵富商勾兑的厌倦情绪,这也是斯塔默竞选时攻击对手的策略,但如今回旋镖来得太快了一点。保守党自然不放过这个报仇的机会,该党发言人讽刺道:" 基尔爵士只有背对墙的时候才会透明。"
政客与权贵富商勾兑的厌倦情绪,是斯塔默竞选时攻击保守党的策略
民调公司 YouGov 在 10 月 7 日发布的调查中显示,有 79% 的受访英国民众认为,工党是 " 腐败 "(sleazy)的。上台不到 100 天的工党,因斯塔默而背上了 " 腐败 " 的包袱,这是个不祥的信号。
诚然,如此金额数量的赠品和赠票,算不上什么巨贪。亲工党的时政杂志《NewStatesman》在一篇评论中认为,这种没有涉及重大贪腐项目或者触犯重要议会纪律的行为,甚至算不上 " 丑闻 "。
在过去,英国的首相、大臣和议员们收受各种演出和赛事赠票,早已是常态。高级公务员也时常受邀参加赛马比赛和皇家歌剧院庆典。在歌舞升平的日子,人们还能对政治精英们的各种 " 小确幸 "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今非昔比的是,如今的英国国势和经济实力,在过去十多年可以说是 " 掉了一层皮 "。往日的阔绰日子一去不复返,民众自然对国会议员和内阁要员们的 " 滋润 " 生活感到不满。
2008 年西方爆发的金融危机,是新千年以来英国国运的转折点。在此之前,英国的 GDP 年增幅几乎每年跑赢除了美国外的所有 G7 成员国,也高于欧盟平均值。但危机之后,英国恢复的步伐却异常艰难。英国财务研究院(IFS)的一份报告显示,如果英国维持金融危机前的经济增速,那么英国的人均 GDP 将会比如今高出 1.1 万英镑。
2017 年以来英国实际 GDP 和人均实际 GDP
更加触目惊心的是:2010 年至 2024 年,英国普通民众的收入增长,是 200 年来前所未有的低。同一时期英国的生产效率,也是 200 年来的最低。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甚至声称,到了 2030 年,英国的人均 GDP 将会被波兰超越,社会富裕程度将不及东欧国家。
在英国舆论界和学术圈,不少人把英国当下停滞不前的经济局面,归咎于保守党 14 年的严酷公共紧缩政策。从卡梅伦开始,英国政府的财政紧缩政策打破了二战以来的纪录,在深层破坏了整个英国的社会脉络,让本土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产生了断层,政局的不稳以及人才断层吓怕了海外投资者,狭小的岛国规模难以制造自给自足的格局,最终导致了英国生活水平被西欧其他国家赶超。
不少评论人士认为,英国的经济产业,除了金融业一枝独秀,其他领域特别是制造业已经很凋零," 整个英国就像是一个庞大的伦敦郊区 "。
英国伦敦的伦敦之眼 / 南风窗记者 高乐妍 摄
保守党推行了多年的公共财政紧缩政策而遭人恨,到了 2024 年大选年夏天,选民们已经开始期待工党能够推出更加 " 人性化 " 的财政政策。
然而,刚入主唐宁街 10 号的斯塔默,就让民众频频大跌眼镜。
工党左右为难
要让英国公共财政平衡,斯塔默要么继续推行紧缩政策,要么对企业和个人增税。在英国这个极其注重自由贸易的国度," 增税 " 一词,可谓有足够的政治杀伤力。
总以 " 温和老好人 " 面孔展示给世人的斯塔默,面对左右夹击总是含糊其辞,大选期间一方面避免发布任何重大的加税宣言,另一方面,又许诺帮助普通民众走出保守党多年执政制造的低收入泥潭。
就在斯塔默赢得选举后,这副模棱两可的面具开始被撕碎。他在首相府门外发表演讲,预言 " 这个秋天的财政预算将会非常痛苦 ",被外界一度揣测是要继续财政紧缩政策的铺垫。
通常在英国的政治传统里,首相要做出不受欢迎的财政政策,政府二号人物——财政大臣总是要找出来当挡箭牌。英国各界舆论也开始关注的表态。
雷切尔 · 里夫斯宣誓就任财政大臣
新任财政大臣里夫斯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工党政府将兑现承诺不再推行财政紧缩政策,但也不会有太多能够马上改善民生的慷慨措施。英国甚至要面对天然气危机的压力,政府不得不砍掉今年冬天给退休人士的供暖补贴。
无论是首相还是财政大臣,俩人口中总是挂在嘴边的 " 艰难选择 " 似乎没有明确解释。面对工党基本盘,工党阵营担心 " 艰难选择 " 被理解为变相的财政紧缩政策,而面对保守党和右翼媒体的日常攻击,走中间路线的斯塔默又担心过度的增税计划也许又会吓跑投资者,从而进一步打击他的 " 产业复兴战略 "。
如此困境,跟上一任温和派工党首相布莱尔的待遇相比,简直是天渊之别。在当年,布莱尔跟澳大利亚媒体大鳄默多克的惺惺相惜,跟金融精英们觥筹交错,当时依然健在的撒切尔夫人甚至说:" 很放心把英国交给布莱尔 "。毕竟,彼时英国经济高歌猛进,GDP 增速多年跑赢法国德国,布莱尔跟权贵们的热络,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然而,当下的英国在经济赛道上经历了连续 14 年的挫败,民众对首相私生活的容忍度,跟布莱尔时期已经今非昔比。
托尼 · 布莱尔是英国工党领袖,曾任英国首相(1997-2007 年),他是自 1812 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也是工党任期最长的首相
诚然,工党如今在下议院坐拥 412 个席位的绝对多数,英国不太可能一下子变天。但是政治家的政治资本是有限的,而斯塔默作为首相的政治资本,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蒸发,党内的挑战者也许开始磨刀霍霍。
在历史上,当一群神情凝重的后座议员走进唐宁街 10 号大门时,那个英国首相就知道自己的权力寿命已经结束了。如何不被同党议员扫地出门,如何自己体面地干到自己认为要退出的日子,一直是英国首相们的难题。
在漫长的凋零时代,英国首相府上演的逼宫戏码,也许会更加频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