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张友发
2023年井喷式增长的线下演出,今年依旧没有降温。
10月9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2024年三季度及国庆假期全国演出市场简报》,报告指出,三季度和国庆假期,观演需求叠加出行和旅游需求,演出消费与其他品类消费相结合,全国演出市场呈现上升态势。
具体数据上,2024年三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7.33万场,同比增长16.27%,票房收入208.10亿元,同比增长41.10%,观众人数5736.65万人次,同比增长17.51%。
国庆假期期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4.43万场,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同期增长14.57%,票房收入22.09亿元,增长25.88%,观众人数1169.97万人次,增长13.28%。
三季度演出市场供给丰富,各地有一定规模的戏剧节、艺术节密集上演,众多国有艺术团体和剧院陆续在三季度推出展演活动,各地小剧场、新空间演出活跃,市场增长点主要集中在曲艺、脱口秀、沉浸式演艺和小型音乐现场。
各类演出成为各地景区宣传吸引客流的一大发力点。报告称,2024年三季度和国庆假期,大型音乐节以在景区举办为主,音乐节融入地方旅游生态,成为新景区“打卡”方式。其中,常州太湖湾音乐节吸引观众13.5万人,其中外地观众占比超过95%,带动综合消费5.5亿元。
三季度全国大中型旅游演艺在演项目数量同比增长12%,有地域特色品牌演出影响力持续扩大。比如报告中提到,陕西《长恨歌》于暑期每晚常态化开展4场演出,仅7月一个月演出120场,接待游客超过33万人次。
2023年演出市场井喷式爆发,总体经济规模达到739.94亿元。但市场扩张期间,行业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部分艺人的“假唱争议”、大型演唱会的“柱子票”、音乐节治安不严、阵容雷同等。
相比之下,今年演出市场增长方式更趋平稳、规范,主办方、当地政府在吸引旅客、打造文旅配套措施,提升治安管理、现场服务、演出差异化水平等方面,积累了更多理性思考和运营经验。
比如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7月发布“引客入鄂”奖励政策方案,对招徕外省观众购票比例达到50%以上的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的省内演出经纪机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提供单场最高50万元的奖励。陕西文旅厅出台指导意见,拓展“产业+小剧场”演艺产业链,鼓励创排沉浸式话剧、互动式儿童剧、先锋喜剧等剧目。
从内容供给上来看,不同于去年音乐节的拼盘式、同质化演出,今年紧贴地方文旅特色的演出原创项目增加。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发展简报》称,今年上半年具有品牌影响力和个性化阵容设计的音乐节项目增多,例如闪千手杭州音乐节,把演出阵容的差异化安排作为运营重点,五一期间首次举办即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票房售罄。
演唱会是线下演出票房的主要来源。上述报告显示,国庆假期期间,全国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场次达到125场,票房收入8.6亿元,观众人数127.1万人次,均比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更多海外歌手来华开演唱会,且吸金势头不逊色于国内一线歌手。9月底,“侃爷”坎耶·维斯特世界巡回试听会在海口五源河体育场登台,首场演出观众近四万人,门票收入近半亿,岛外观众占比超过95%,该演唱会项目直接带动海口旅游收入3.73亿元。
除侃爷外,“牛姐”Mariah Carey、“火星哥”Bruno Mars、“烟鬼”Chain Smoker等欧美著名歌手分别在北京、深圳等城市开唱,门票均秒售空。John Legend、Charlie Puth、Jessie J等多位歌手演出则排期四季度。
大量欧美歌手引进演唱会市场,意味着本土艺人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考验大型演唱会艺人的号召力、主办方的策划服务能力。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大麦、微博、灯塔专业版发布的《2023年演出市场大型演唱会年度洞察报告》显示,去年大型演唱会异地观众占比突破新高,达到68%。最新的三季度及国庆报告则显示,今年大型演唱会很难单纯依赖头部艺人的市场号召力和歌迷的热情,歌迷的跨城奔赴对演唱会的策划、呈现、服务的综合水平,项目吸引力,观演性价比提出更高要求。
一方面,大型演唱会也开始和音乐节一样联动当地文旅。比如张信哲演唱会宜昌站,当地文旅部门联动多个景区推出凭演唱会门票免费游等优惠政策。
另一方面,演唱会的本地服务业再进一步规范化,逐步形成产业链。太原为打造“歌迷之城”,文旅部门设计伴手礼、安排接驳车,并联动多个景区推出凭演唱会门票免费游览等活动。
经历2023年的井喷式增长,今年演出市场正在恢复理性增长阶段,线下演出深度耦合文旅产业带来的增长空间被深度挖掘,市场有望持续向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