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效正】
运动员被舆论 " 拷打 " 是常态
在球拍被记者踩折的次日,头号种子王楚钦爆冷出局,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比赛中 2 比 4 不敌瑞典选手,无缘 16 强。比赛刚结束,批评其状态不行、心态不稳的声音就在社交媒体平台爆发。
" 大头 " 连续两天冲上热搜,一定程度上也解救了体操运动员苏炜德。
" 大头 " 好歹还能怪拍子不行,大家也还能把夺金希望集中到目前顺利挺近八强的樊振东身上;苏炜德受到的舆论 " 拷打 " 可要严重得多——奥运体操男子团体比赛中,苏炜德替补出场," 两次掉杠 ",导致中国队在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被日本反超丢金。
舆论汹汹。有人历数苏炜德的 " 斑斑劣迹 " ——世锦赛摔了两次、亚运会也是两次掉杠,一年掉六次,总是关键时刻掉链子!还有人质疑苏炜德是 " 关系户 "。即便苏炜德本人赛后哽咽道歉,依然有大批网友在他的微博评论区带着强烈的情绪不断批评,比如嘲笑他的手臂肌肉围度、某个瞬间的表情控制 ……
部分网友在 " 苏炜德赛后道歉 " 话题下的评论
清算历史、质疑身份、吹毛求疵,这届观众的 " 拷打 " 手法并无新意,但并不妨碍其强大的杀伤力。" 体操王子 " 李宁、" 亚洲飞人 " 刘翔当年都曾是受害者;若非他们内心足够强大,恐怕一辈子也走不出来。
必须强调,绝对没有否定网友批评权利的意思。看比赛不让评论是不可能的,骂两句上头的话也很正常。但如果是那种对运动员的无端苛责、全面否定,甚至上演 " 饭圈互撕 " 那一套闹剧,实在就过激了。
比如针对苏炜德的铺天盖地的批评,哪些是批评其重大失误本身,哪些是指出体操队训练及比赛的不足,哪些是反思人才选拔和培养制度的缺陷,又有哪些是纯粹的骂街撒泼,我们要理性看待,去芜存菁。
幸好,中国体操队有足够的定力,这个团队没有被外界非理性的声音淹没。队友张博恒第一时间安慰苏炜德。李小鹏作为老前辈也公开力挺:" 苏炜德作为替补临危受命,很不容易,希望多多鼓励他。" 新华社等官方媒体也发文表态:" 痛失巴黎奥运会体操男团金牌,并非一人之责。"
舆论也有其局限 我现在更担心的是中国游泳队。
奥运会开始前,外媒炮制所谓 " 中国游泳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前兴奋剂检测呈阳性 " 的报道。
起初,中国网友当然是坚决支持自己的运动员——毕竟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对此事早有定论,已经认定这不是兴奋剂案件,而是无过错污染案件。
但是随着比赛的进行,游泳队先是在男子 4X200 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位居第四,无缘奖牌,随后世界纪录保持者覃海洋在男子 200 米蛙泳半决赛中并列第 10,爆冷未进决赛,进而一些零星的质疑声音开始出现。
有人批评覃海洋过于 " 自大 ",认为他不该在赛前高调提出 " 拿四块金牌 " 的目标;也有人指出覃海洋容易受外界影响,因为他是队中唯一一个明确表达 "(频繁药检)是西方的阴谋,证明他们很担心中国的强大,很想通过金牌来反击 "。
7 月 30 日,中国选手覃海洋在比赛后。新华社
是的,舆论总是蛇形蜿蜒,有时还可能掉头咬一口。
昨天,他们还在激烈控诉国际兴奋剂检测组织(ITA)对中国游泳队 "10 天检测 200 次 ";今天,他们就可能阴阳你 " 毁于自证清白执念 "。昨天,还在为你的自信和勇敢欢呼;今天,就可能要求你低调、隐忍。
顺便说一句,关于兴奋剂检测问题,ITA 的回应是 " 所有游泳运动员,甚至所有运动员都接受了比往常更多的测试 "。而连 " 跳水皇后 " 高敏都深信不疑的 " 一天七次的兴奋剂检测成功干扰了中国游泳队 " 一说,也有游泳博主 "KhanSwim" 向中国游泳队内部人士求证,得到的答复则是 " 没有(一天尿检七次),有过一天两次。"
如果舆论战总是出现用魔法打败魔法、用谣言对抗谣言的情况,理性尚存的观众终有一天会因疲惫厌倦而离去。
就像对于苏炜德的失误,有网友非常直白地表示:" 现实中绝大部分中国观众根本没有耐心来读你这样(专业分析)的文章。赛场如战场,绝大多数人只关心最后的胜负,没耐心也没有义务去复盘失败者的败因,都是拿结果说话。十几亿纳税人供出来的奥运队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也许舆论的 " 华点 " 正在于此:如何看待体育,决定了批评的立场。
运动员该如何面对汹涌舆情?
对于这一问题,我是主张与时俱进的。今天,我们看到了非常多运动员与时俱进的案例。
例如女子网球运动员郑钦文,她淘汰美国选手纳瓦罗晋级女单八强,赛后握手却遭对方的无端指责和不尊重。对此,郑钦文成熟大度地回应:" 她对我的行为不满意,可以告诉我。我想改正错误,成为一个更好的球员和人。我很高兴她告诉我这些,我不会认为这是输了比赛后的攻击。"
郑钦文的情商让我想起了李娜、姚明等同样有沟通胸怀、技巧的运动员。姚明曾经谈论过运动员应如何应对舆情:" 我们应该鼓励球员去跟人沟通,他沟通越多,他掌握的信息就越多,他的判断、他对一件事情的认知就会越多。要鼓励他们去跟社会接触,鼓励他们去多看多听,这样只会使那些真正优秀的球员更快地成长起来。"
我们国家已经走过了 " 唯金牌论 " 的年代,更多关注赛事的观众日渐能以平常心看待奖牌得失,所以我们的运动员们不必背负过大的压力包袱,也不要完全将舆论视为洪水猛兽。换言之,不要恐惧被舆论 " 拷打 ",学学前辈们的沟通技巧,转为与舆论共舞,披沙拣金,有时获宝。
"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责任,我们现在的运动员肯定还有不足,但绝对不缺自信和阳光。" 这句话,送给中国运动员,也送给网友观众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