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周艺术人物,英国国宝级艺术家大卫·霍克尼以作品对话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以庆祝英国国家美术馆成立200周年,凸显出美术馆将艺术带给英国及国际观众的历史性和持续性意义。
在上海,加纳艺术家艾尔·阿纳祖“红月背后”继在泰晤士河畔的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大厅落幕后,昨天来到黄浦江畔的浦东美术馆;周啸虎在碧云美术馆带来“颜料地理学”研究;汪一舟和潘微以当代艺术表现对东方文化的思考。在青岛,知名雕塑艺术家隋建国在家乡回顾50年艺术生涯。
伦敦|艺术家大卫·霍克尼
对话文艺复兴画家皮耶罗
为庆祝英国国家美术馆成立200周年,《霍克尼与皮耶罗:更长时间的凝视》将其馆藏中最古老的画作之一与英国最著名的在世艺术家之一的作品并置展出——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的《基督受洗》(约1437-1445年)的左右两侧分别陈列着大卫·霍克尼1977年创作的《我的父母》和《看屏风上的图片》,形成了三联画的形式。这种艺术家的配对不仅突显了美术馆将艺术带给英国及国际观众的历史性和持续性意义,还展示了其作为当代艺术家资源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它在当代艺术中的核心地位。
《霍克尼与皮耶罗:更长时间的凝视》展览现场,左为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的《基督受洗》(约1437-1445年;右为大卫·霍克尼1977年创作的《我的父母》。
在展览前言中,馆长加布里埃尔·费纳尔迪引用了霍克尼对馆藏的长期热爱和利用,称这是此次展览的灵感来源,并鼓励人们来美术馆进行“更长时间的凝视”。
作为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皮耶罗虽然在单点透视法的创新上有所探索,但相比运用透视技巧相对成熟的拉斐尔、达芬奇等大名鼎鼎的艺术家,他的宗教画作对大众想象力的影响似乎要小得多。然而,通过此次展览的对比,显示了艺术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影响链条。霍克尼不仅在两幅作品中直接借鉴了皮耶罗的《基督受洗》,还将其以复制品的形式嵌入场景中的墙上。同时,他强调了把明信片和照片作为学习工具的重要性。
大卫·霍克尼作品《看屏风上的图片》
主策展人苏珊娜·艾弗里-奎什在讲座中指出,这三幅画作被挂在同一水平线上,强调了透视法的平行关系。确实,霍克尼对空间的处理呼应了皮耶罗的表现:简单的室内物品(如屏幕、椅子或倾斜的镜柜)在构图上起到了类似的结构功能,营造出景深的幻觉。同样,皮耶罗在人物表现中使用了不透明蛋彩画,带来了平面、线性效果,而霍克尼在表面造型上的处理也与此相呼应,这与后期文艺复兴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油画技法——晕涂法(sfumato)形成鲜明对比。展览将持续至10月27日。(黄松/编译)
青岛|雕塑家隋建国
跬步与徘徊,在家乡青岛回顾50年艺术生涯
9月28日,知名雕塑艺术家隋建国50年大型回顾展“跬步与徘徊:隋建国 1974-2024”在青岛西海美术馆开幕。
艺术家隋建国在展览现场
隋建国,1956年生于山东青岛,1984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得硕士学位。现居住和工作在北京,为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教授。隋建国在自己四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对创作观念、作品形式、媒介选择、时空经验等多个方面都有深度理解和认识。
据悉,此次展览是隋建国五十年艺术生涯的回顾,梳理、呈现艺术家创作的延续与转折、艺术线索的演进和突变、方法与思想的砥砺与淬炼之外,亦展现其自1974年以来的手稿、日记、草图、雕塑小稿等。
隋建国的早期作品大多色调深沉、质地粗粝、体量巨大,给人以沉重之感,仿佛艺术家试图以此来回应历史的沉重,并将自己的内心状态注入雕塑形式中,成就了一种独特而真实的艺术身份。
在1号展厅,两件大型装置分立展览入口和出口处附近,一为序曲,一为尾声,于呼应中揭示出时间的洪荒之力。这一幕亦是艺术家使命的比喻:以易朽之躯与时间对话,于瞬时中探问永恒。
而在3号展厅,里面的所有作品全部来自“中国制造”。它们所体现出的不仅是艺术家对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批判性思考,也是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对于当代创作者角色的内在反思。这一系列的最后一件作品创作于2008年,位于西海美术馆出口处的户外空间:一个切割出“中国制造”字样的红色集装箱,与远处的大海遥相呼应。
“跬步与徘徊:隋建国 1974-2024” 2号展厅“生命激情1987-1996”展览现场
之后的4号展厅的作品通过时基媒介(如录像)来展示雕塑与时间的关系。展厅中央的多屏幕装置《大提速》探讨了多重的时间性:它呈现了列车实际运行的速度,也喻示着中国飞速发展的大背景。而在《盲人肖像》的序列中,他蒙上眼睛捏制小型泥团,持续了一年之久。这一试验的目的是尽可能从雕塑家的技术能力、手感记忆和以造型为导向的创作习惯中解放出来,寻找一条新路,借助偶发和即兴,探寻人类与自然界(泥土)之间的原初关联。
“跬步与徘徊:隋建国 1974-2024” 悬厅“具身之力 - 2008年至今”展览现场
在展厅上方,悬浮着高达十二米的立方体支架结构,内中汇集了五十件冷灰色雕塑,共同构成《云山》(2024)。这些雕塑单体由光敏树脂制作,表面密布艺术家的掌纹;它们的原型是艺术家日常摸索中的泥团,经过精确扫描放大3D打印而成,意在传达一种数字化的“云”的观念。这个虚拟的云,也和艺术家在五十年前追摩石涛《云山》的精神呼应。石涛在画作上题了陶潜的诗句“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新作系列《壶与镜》集中讨论了雕塑与世界、实在与“虚空”的关系,它集中了艺术家过去十年来对于雕塑本体的领悟和探索。这里展出的作品构成了本次回顾展的尾声,观众由此可了解隋建国近期的创作理念,以及艺术与文化的传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展览将展至2025年2月28日。(整理/陆林汉)
上海|加纳艺术家艾尔·阿纳祖
泰特项目“红月背后”开启首次全球巡展
2024年9月30日,浦东美术馆与泰特美术馆的最新合作项目“艾尔·阿纳祖:红月之后”在浦东美术馆正式开启首次全球巡展。这件由加纳艺术家艾尔·阿纳祖所创作的宏伟装置分三幕呈现。
“艾尔·阿纳祖:红月之后”展览现场,©️浦东美术馆,2024,摄影:Alessandro Wang
倾泻而下的金属悬挂物不仅重塑了浦东美术馆中央展厅,同时也首次运用了入口的大厅空间。本次展览最初为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2023至2024年的“现代委托”项目构思并创作,名为“艾尔·阿纳祖:红月背后”。
作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艾尔·阿纳祖曾在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上荣获终身成就金狮奖。“艾尔·阿纳祖:红月之后”是浦东美术馆自开馆以来所举办的规模最大的装置展。整个装置由数以万计的被重新利用的瓶盖和金属碎片构成。它们经过手工揉捏、碾压,并用铜线巧妙串联,形成兼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独特组合,带来崇高的视觉冲击。这些起伏、变幻的形式构成了艺术家迄今为止最大的作品,贯穿于美术馆广阔的内部空间中,它们不仅映射出人类历史的深远,还唤起了自然界的原始力量。
“艾尔·阿纳祖:红月之后”第一幕《浪》
“艾尔·阿纳祖:红月之后”中的三幕分别为:《浪》、《世界》和《墙》。其中《浪》专为浦东美术馆的特定场域重新设计,呼应着美术馆的滨水建筑及其处于黄浦江优雅弯角的地理位置。新构思的灵感源自阿纳祖所用材料的海上之旅——从加纳到英国,再到中国,回应着繁忙的港口文化。第二件雕塑《世界》由多层构成,似乎暗示了一组松散的人类形象。
“艾尔·阿纳祖:红月之后”第三幕《墙》
在阿纳祖的《墙》中,一面巨大的黑色编织物从地面直冲天顶。底部堆积成池的金属向上涌起,宛如翻腾的海浪和岩石的峰顶。在这面黑墙的背后,一座覆盖着多彩马赛克的闪闪发光的银色建筑展现于眼前。当黑色与色彩斑斓的线条与波浪相遇,全球各种文化的碰撞和身份混合的主题在此回响,这也是阿纳祖希望观众通过整个装置作品去思考的议题。(文/黄松)
上海|艺术家周啸虎
《无尽相》中的“颜料地理学”
9月26日,周啸虎最新个展《无尽相》在上海浦东碧云美术馆举行。“无尽相”典出《维摩诘所说经•不二法门》,象征着颜料的物性循环与其精神层面的无尽性,也契合着其过往作品对社会众生相以及永续、“控制链”等议题的长期关注。
周啸虎在展览现场
作为由周啸虎发起的持续性项目“颜料地理学”的首次阶段性个展,艺术家以朱砂与青金石为切入点,不禁令人回溯至新疆克孜尔与敦煌的佛教石窟壁画,那几乎是这两种古老矿物质颜料在中国境内最早的相会,这也正是展览名“无尽相”的由来。对于周啸虎而言,“无尽相”不仅象征着颜料物质的循环与其精神层面的无尽性,也契合了他过往作品中对社会众生相、永续议题以及埃舍尔悖论空间等的长期关注。该展的作品共囊括三个系列,动画与装置《坎离之象》系列、点阵绘画系列以及早期黏土动画《词语链》。
《辰砂•丹术&瓦罕走廊》 点阵绘画+动画装置,尺寸可变,2024
新作《坎离之象》系列的主体媒介为黏土定格动画,兼及动画复合绘画、雕塑的综合媒介装置。“坎离之象”出自《易经》中的两个卦象——“坎卦”和“离卦”,分别代表了水和火,结合起来形成了阴阳调和、动态平衡的象征。而“朱砂”作为火性物质,象征阳性和生命力。
《坎离之象No.1•辰砂》 黏土定格动画,双频, 4K, 6’15”,2024.
周啸虎是中国视频动画的先锋人物。他1960年生于中国常州,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上海。自1998年起,周啸虎开始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试验定格动画、视频装置等。作品自由跨越多种艺术媒介,涉及动画、视频装置、雕塑、绘画和行动艺术项目等。他也致力于推动综合艺术的能量剧场,以泛现成品和“自动写作”作为方法论,拓展艺术疆域和人类学观察。他的标志性风格是在影像和真实物体间创造出不同的图像层次,他的作品反映了数字时代中,历史在其特定细节可能被放大、误读和遗漏的情况下是如何被记录的。此次展览策展人为陆蕾平,展览将持续至11月2日。(整理/黄松)
上海|汪一舟&潘微
以当代艺术表现对东方文化的思考
9月28日,“见山:汪一舟个展”与“迁徙中的书写——潘微艺术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两个展览分别呈现了汪一舟与潘微多年来在艺术上的探索。
汪一舟(左)潘微(右)
汪一舟,1968年出生于江苏,现居上海。他幼承家学,学习中国书法、中国画与古代文学,进入大学后主攻油画专业,目前作品以多种媒介和手段传达其艺术精神。艺术家用三十多年时间潜心研究中国上古文明和哲学的起源,这引领他以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和人文思想贯彻于作品中。在此次展览中,汪一舟希望通过不同维度和创作语言探讨当代语境下对中国文化以至于广义的东方文化的深刻思考。
“见山:汪一舟个展”展览现场
而潘微,则于1990年前往日本留学并从事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那里,他出于对汉字造型结构的迷恋,使得甲骨钟鼎、秦砖汉瓦、真草隶篆等各种汉字书体成为其创作之初的基本视觉符号。他对单个汉字进行拆解后,不断地尝试用碎片化的部首和笔画进行重新组合,再开始层层地叠加,书写到最后的图式已经疏离和消解了书法的本体,转而进入了抽象艺术更为宽广的视觉领域。
“迁徙中的书写——潘微艺术展”展览现场
他说,“在书写的过程中,我认为可以通过线条来表达复杂而丰富的思想感情,用抽象的形式,把时间、空间的观念综合表现为一种抽象的精神。其实书写动作的每一笔都是很抽象的,粗细、快慢、疏密、顿挫,会产生出一种特殊的节奏,流露出对抽象视觉语言的表现和深化,进而传递出一种自身的由内而外的状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