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暑期文旅消费火热,说明供需两旺。接下来,以消费券为媒,推动文旅热度持续攀升,必将激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暑期到来,旅游市场再迎出游高峰。7 月份以来,各地纷纷抢抓暑期消费季机会,发放文旅等领域消费券,加大补贴力度,推动消费市场 " 乘势而上 "。据统计,截至 7 月 28 日,已有浙江、四川、广东、广西等地结合本地市场特色,拿出真金白银促消费扩内需。
数据显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60.5%,拉动 GDP 增长 3.0 个百分点。消费券具有一定的乘数效应,能够以较小的投入撬动较大的消费市场。发放消费券,也曾是被反复证明可以有效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
暑期是消费旺季,近段时间以来,从暑期档电影票房破 60 亿元,到各大博物馆成为 " 顶流 ",再到 " 跟着课本去旅行 " 走红,文旅市场 " 热 " 力十足。此时,不少地方发放文旅消费补贴,不仅让消费者得到实惠,也为 " 热辣滚烫 " 的文旅市场再添 " 一把柴 ",有助于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券虽好,但并不是要疯狂 " 撒钱 "。各地发放消费券应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不宜 " 一窝蜂 " 地盲目跟进。同时,发放消费券的机制设计也很重要。从近年的实践来看,一些地方存在投放管理不规范、发放渠道不合理、消费券使用门槛不科学等问题,这导致消费者获得感不强,也影响了拉动消费的效果。
还要看到,消费券不是万能的,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居民购买力,改变不了人们对未来的收入预期。百姓手里有钱、愿意花钱、赚钱不难,才会真正形成消费欲望和消费信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作出总体部署,要求 " 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 "。从长远来看,我国人均 GDP 已连续 3 年超过 1.2 万美元,拥有全世界人数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有坚实基础。着眼当下,则要继续在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丰富产品供给、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等方面下功夫,让人们 " 能消费 "" 愿消费 "。
就文旅消费而言,事实上,近年来,"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 " 式的浅层次旅游逐渐减少,游客更加注重参与性和体验感,更关注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人文风情等方面。预计 2024 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将分别超过 60 亿人次和 6 万亿元。那么,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旅游企业不仅要拼创意和产品,更要拼诚意和服务。各地则要积极 " 焕新 " 文旅消费场景,持续 " 更新 " 旅游友好型环境,确保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一子落,满盘活。暑期文旅消费火热,说明供需两旺。接下来,以消费券为媒,推动文旅热度持续攀升,必将激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经济日报 -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 cepl#ce.cn(# 改为 @)。详见经济日报 -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找好抓手推动文旅融合
(责任编辑:刘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