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逝者已入土为安,更多的帐篷已经在路上。甘肃临夏6.2级地震发生3日后,灾民都已安置。但漫长的灾后重建工作才刚刚开始。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截至12月21日10时,此次地震已造成该县115人遇难,784人受伤。
震级与伤亡数字的强烈对比,凸显此次地震救援与灾后重建工作的极端挑战。
深夜强震、零下10多度低温……我们试图去还原过去72小时的震后细节,借此以记录现代治理体系中的灾难,救援力量与安置工作。
第一夜
回忆起地震那晚,马依俩斯先听到“嘣”地一声,响声震耳,房子随之剧烈摇晃,接着是“咔嚓”的断裂声。两天后他仍然心有余悸。活了60岁,他第一次遭遇地震,“哎呀,那个凶险!”
马依俩斯家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四堡子村,地震发生时他正在看手机。儿子马而洒和儿媳在镇上打工,他一人在家。
“地震了!”马依俩斯下意识拿起衣裤,跳下炕。“门打不开,被卡住了。”情急之下,他抄起手边的一件家具,砸碎玻璃,跳窗而出。站在院子里的安全地带,他惊魂未定,这时儿子马而洒打来电话。大约半个小时后,儿子儿媳赶回四堡子村。
大河家镇以农业为主,留在村子里的多数是老人、妇女和读小学的孩子。四堡子村距大河家镇不到两公里,该村有643户,3200余人,是大河家镇最大的行政村,大部分年轻人在外打工。
从高空俯视,震后四堡子村的屋舍仿若一摞摞积木,被从天而降的巨石砸中,露出一个个破碎的豁口。
回到村子的马而洒看到,很多村民正在往村头南边转移,那里地势高且开阔,相对安全。他想把父亲赶快带到安全地带,但马依俩斯不愿意离开。房子后边的羊圈里,有他养的20只羊。他放不下它们。
“最重要的是人命。”儿子连训带拉将马依俩斯拖出了家门,与村民们一起来到村头高地。这时已是19日凌晨两点左右。零下15度的冬夜,寒气刺骨。他们架起篝火取暖,等着天亮。
紧邻四堡子村的陈家村,海一努思年过八旬的父母、妻子和最小的女儿地震时正在老屋熟睡。30多岁时,他在工地上发生意外导致腿部骨折,此后行动不便,加上子女较多,一家人的生活日渐困顿。
大女儿海燕说,前些年大多数邻居都盖了楼房或平房,但她家仍住在十几年前盖的老房子里。如今,大女儿已经出嫁,两个儿子也已初中毕业,只剩两个女儿还在读书,大的读初一,最小的二年级,才10岁。
海一努思几个月前到兰州打工,两个儿子也没在家,读初一的女儿住校,家中仅剩父母,妻子和小女儿。老房子在几秒钟内坍塌了,四位至亲全部被埋在废墟下。在几十米外的佘木洒家和吴黑麦家,留守的老人也被垮塌的老屋掩埋。漆黑中,人们借着手机微弱的亮光在废墟下救人。
海燕说,妈妈和妹妹被邻居救出来时,已经没有了呼吸。爷爷和奶奶那一侧的房屋倒塌不算严重,庆幸二人都无恙。佘木洒和吴黑麦的父亲,被救出后尚能说话,但因伤势太重难以及时送医,不久就闭上了眼睛。
陈家村共有7个社3000多人。村北是黄河,建有一座水库。地震发生后,当地担心堤坝决口,对交通实施管制,并要求村民转移到高处。受伤的村民们无法被运到医院,在外的村民也不能及时赶回来。
焦急等待中,仅陈家村就有20多位伤者失去了生命。他们多数居住在危险的老屋里,经济相对困难。
地震发生当夜,气温降到了零下15度,外界尚不清楚灾情如何,救援物资也无法及时送达。村民们只能在野外生火取暖,在密集的余震和寒冷中捱过了第一个不眠之夜。
天亮后,马依俩斯父子回到家中。一面围墙全部倾塌;建好一年的新房,墙面多处断裂;窗户和门框因受到严重挤压,扭曲变形,簇新的家具碎了一地。
儿媳不由得哭起来,孙子也跟着哭。虽然马依俩斯嘴上说“天灾嘛,也没办法”,但看着损毁的一切,他也禁不住流下泪来。
马而洒理解家人的悲痛。自2013年结婚以来,他和妻子到处打工赚钱,为的就是能够有一个自己的新家。可是努力了近十年,新家终于建好了,却毁于一瞬。
马而洒安抚妻子和父亲,“只要人平安就好,房子都是身外之物。”
回家、救援
按照当地习俗,亡人需在一天之内落葬,许多身在外地的人选择最快的方式往家赶,目的是见到亲人最后一面。海燕当时在玉树上班,得知妈妈和妹妹出事后,立马和丈夫开车飞奔回家。
伤亡数字不断更新,截至12月19日早晨,死亡人数已过百。许多人看到这一消息后,改变了对6.2级地震的认知。“512”地震以后,多地提高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标准,大大降低了地震造成的伤亡。相比之下,2017年8月8日发生的九寨沟7级地震,遇难仅25人。
与此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开始涌向灾区。他们中有些是自发的,出发时间甚至比收到官方指令更早。
凌晨两点,当马而洒一家在野外烤火取暖的时候,远在兰州的张卓和队友们正在开车赶往大河家镇。
张卓是天河救援队队长。地震发生时,他尚未入睡,一阵强烈的摇晃,让他意识到地震来了。他第一时间请示兰州市城关区应急管理局,得到回复“可以出发”。
19日凌晨2时许,张卓组织志愿者集合,一行9人赶往大河家镇救灾。大约两个小时后,天河救援队来到了该镇下辖的陈家村。
“房屋倒塌,人埋在里面。现场很混乱,群众在自救。”看到这一幕,张卓心里一阵酸楚。
排查房屋受损情况、搜救掩埋人员是天河救援此刻最重要的任务。
零下15度左右的夜里,天寒地冻。张卓和队友们顾不得这些,徒手作业,挖出了掩埋的三位村民。后来,张卓从新闻里得知,陈家村是此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村落,八成房屋损毁。
19日早上7时,解放军、武警、消防等救援力量陆续进入陈家村,并迅速展开人员搜救、伤员转运、道路清理和搭建帐篷等工作。
此时,天河救援队接到了去大河家镇清真寺广场搭建帐篷的任务。
在广场旁,天河救援队队员看到了停放的遇难者遗体。“天灾面前,人是很渺小的。”一位天河救援队队员感慨。
在广场搭建完分配的帐篷后,天河救援队接到了支援四堡子村的任务。
当时已是19日下午4时许,四堡子村的村民有些在外面游晃,有些因为天气太冷待在屋内,不愿出来。
和村长沟通后,张卓将队员分成两组,一组分管四个社,把四堡子村600多户房子全都摸排了一遍,“都是危房”——要么有裂缝,要么屋体倾斜。
劝阻村民离开危房,成为天河救援队的首要工作,也成为一大难题。“有时,劝完之后,村民又回去了。只能再劝”。
张卓和队友们理解,这不能责怪村民。零下十几度的气温,外界捐赠的各类物资又尚未到达,待在户外饥寒交迫。这对老人和小孩都是考验。但住在自家屋里又存在极大风险。张卓们只能拿出最大的耐心,一次次反复劝说。
除了搜寻被困者,逃离出来的群众急缺食物和御寒物资。一家当地餐饮企业在地震发生后就组织人员,在天亮前赶到陈家村村委会,为村民们摆起了大锅免费做拉面,从早到晚不间断为村民和救援人员提供服务。在官方救援物资到达前,当地一些超市经营者也载着矿泉水、泡面到村委会分发。
第一天进入灾区的救援物资很有限,且优先派发给了灾民,与所需差距很大。有人以塑料油布搭建帐篷,并在棚外生火取暖,有人则将全家人塞小车里,以躲避半夜的寒气。
天河救援队一直工作到晚上七点多。因为帐篷不足,他们在汽车里度过了在四堡子村的救援的第一个夜晚。
最缺的是帐篷
12月20日凌晨三四点,物资捐赠车开始陆续进入大河家镇及下辖村庄。此时,天河救援队的任务变成了安抚灾民。
四堡子村委会是此次物资分发地之一。村委会的大院里异常忙碌。村支部书记马渊虎更是电话不断。他要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物资捐赠,并安排相关负责人登记、装卸与发放。
物资车在村委会的门口进进出出,方便面、矿泉水、棉被、帐篷、折叠床等物资被分批装卸和搬运到村民安置点,然后分发到每位村民手里。
20日晚9时,“每日甘肃”发布消息称,目前人员搜救工作已基本结束,工作重心正有序转向受灾群众安置和震区废墟清理工作。
但安置物资仍然紧缺。20日晚上,四堡子村村长长马一四夫苦恼地说,村民们仍在为帐篷犯愁,“二三十人挤在一起,实在是不行,没法睡。”
近期及未来一段时间,灾区夜晚的气温都在零下十度以上,帐篷仍是各个安置点的稀缺品。马一四夫希望外界能多捐赠些帐篷和取暖物资。村上目前有约400顶篷帐,还有近300顶缺口。
陈家村原村干部马有忠说,村委会已经密集支起了100多顶帐篷,但远远无法满足群众需求,陈家村共有3300多人,帐篷尤为紧缺。
陈家村一般安排两三户公用一顶帐篷。“七八个人挤在20多平米的空间,活动很不方便,而且也没有隐私。”马有忠说,有些帐篷甚至挤着十几口人,尤其是对女性,睡觉、上厕所都极为不便。
村民们最先被安置在村委会的广场上,但广场空间有限,根本无法容纳全部村民。马有忠说,村里正计划以每个社为单位,集中到开阔的空地搭建帐篷。12月21日,他所在的2社领回了40顶帐篷,但全社共有96户,即便按照每户一顶帐篷,也还差一半。此外,帐篷里还需要取暖的炉子,但一台也没有。
由于尚不清楚临时安置期持续的时间,如果长期住在帐篷里,他希望每一户至少拥有两顶帐篷,一顶用于住宿,另一顶用于做饭。如果遇到雨雪天气,零下几十度的户外无法做饭。
村民们目前的饮食主要是方便面。一位村民说,村委会虽然有热拉面,但由于用餐人数太多,每个人能排队吃到一碗面,“但一碗吃不够”。
虽然地震发生已经第三天,但由于人手有限,灾民们也在组织自救。12月21日早上,陈家村2社的30多位年轻人组成了一个临时“小分队”,一起去村里领物资,并为本社村民造册登记。
为了让村民们吃上热饭,这群年轻人又从一户人家搬出一口大锅,在安置区做起了拉面。
马有忠说,“大锅饭”吃一段时间没问题,但如果长时间无法回到家里居住,只能在帐篷里过渡,村民们仍需要每户独立过日子。
重建仍需时日
截至12月21日晚,地震发生已经三天,逝者已入土为安,灾民安置工作正在理顺。但由于尚不清楚还要在帐篷里住多久,何时才能回到正常生活,人们的心依然悬着。
通常,地方政府会根据地震破坏情况制定灾后重建规划,但这往往需要数月时间。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直到3个月后,四川省才编制好《“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在灾后重建规划出台前,需要对每户房屋的危险等级进行评定。大河家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界面新闻,12月20日,上级单位已经安排专家到该镇对房屋受损情况进行了评定,结果已经上报,将根据上报信息制定临时安置方案和灾后重建规划。灾民们需要在帐篷里生活多久?他无法给出时间表。
马有忠说,陈家村2社的房屋,“99%以上都是D级”,即房屋整体出现险情,需拆除重建。其他社的情况,与2社相近。这意味着,绝大部分村民,在灾后重建工作完成之前,只能被临时安置。但具体如何安置,是一直住帐篷,还是投亲靠友或租房,目前尚无进一步消息。
地震第三天,住在大河家镇镇上的马木洒也在为住宿发愁。地震后,他一直待在镇上广场的帐篷里,“十几个挤在一顶帐篷里,住是最大的问题。”他在镇上开着一家“水粉豆腐店”。地震发生后,店面受损不算严重,但因为停水,生意只能暂停。
水粉豆腐店在大河家镇开了三四十年。虽然平日里辛苦,但一天的流水有时达到两千元。马木洒很知足。他最大的希望是,等地震救援结束后,豆腐店能正常开业,就像以前一样。
大河家镇距离县城10多公里,这里的商铺在震后几乎全部关闭,电力仍未恢复,街道上随处可见建筑物掉落的砖块和土石。
距离水粉豆腐店不远处,是“少东家拉面馆”,在地震中损毁严重。拉面馆左边的一面墙体全部倒塌,玻璃门倒在面馆门口,杯盘碟碗碎了一地。
少东家面馆经营者马应俊来不及惋惜,只盼着“倒了的墙别压着路过的人”。“天灾面前,经济损失算什么呢?”他说。
去年1月,马应俊花了五六十万,在镇上开了这家面馆。对他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所幸生意不错。旺季时,一天流水能达到八九千元;淡季也能达到三四千元。
这家面馆供应着马应俊一家五口人的吃穿用度,还有房贷和车贷。虽然突如其来的天灾,让他的经济负担陡增。但他转念一想,又觉得“主要家人平安就可以了,钱再慢慢挣吧。”
地震发生后,马应俊回到了老家临夏州广河县,距离积石山县城大约100公里,相对安全。对于未来,马应俊计划等到救援结束后再做打算。
四堡子村村长马一四夫没有缓冲的时间。他和其他村干部不仅要考虑三千多名村民的过冬问题,还要为村庄的重建操心。
“这个冬天,村民们很可能要在篷帐里度过了。”马一四夫估计,村庄重建大约需要两年时间。而每年的12月到元月,正是积石山最冷的时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