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神共鉴”:清代青海蒙藏纠纷与清朝官员的介入
时间:9月20日(周五)14:00-16:00
地点:海淀区双清路30号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315教室
主讲人:欧麦高(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系、近代中国与内陆亚洲历史讲席教授)
1876至1882年间,河南亲王旗(位于黄河以南的高海拔牧场,今青海省所辖泽库县与河南蒙古自治县一带)与毗邻多哇藏族部落一案,乃有清一代西北民族地区群体性社会纠纷的一个典型缩影。本次报告依据清代甘肃、青海各级官府所留存的档案公文,结合其它相关史料,重现整起案件绵延纠结的过程,藉此论证清朝文武官员在地方社会的“在场”以及该区域的治理实态与法律文化。该案例表明寺院领袖、蒙旗郡王等地方精英在借助国家权威变革该区域惯有的法律与治理规则;朝廷在该区域的人事安排与行政链条造成官僚体系内部的复杂局面以及微妙矛盾,国家权力亦并非完全一统;并对现代民族概念对当时该区域蒙藏纠纷不合时宜的片面解释予以丰富。与此同时,通过本案观察个人或群体为实现利益诉求如何策略性地在地方权力网络之间周旋。
北京|熊十力的见体论
时间:9月20日(周五)19:00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B102
主讲人: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对于熊十力来说,见体既是哲学的目标、又是哲学认识的方法,更是哲学的境界,见体论可谓是熊十力哲学中具有根本性的一个问题。熊十力所谓“见体”之义可分为二,一指认识宇宙论的实体,二指体认心的本体,虽然二者并非截然无关。一般来说,熊十力很强调第一种意义(即体用不二论意义上)的见体,这是人们熟知的,但在一定意义上说,见体的第二种意义比第一种意义更重要。因为见体即是见心,他进一步说明,见心是指这样一种意识状态,它离开能所相、内外相、同异相等分别相;这是一体而无分别的意识状态,但并非空无,也不是混沌,而是昭明自识的,故又说见体是自己认识自己。这就是见体。可见见体是一种自识的意识状态,其特征是一体无分别而昭明。强调昭明,这是“见心”状态的一个基本特征。通过对熊十力见体论的分析,我们可以说见体论是二十世纪新心学对传承发展心学传统的最主要的贡献之一。
北京|东方与西方的相遇——从长篇小说《湮没与重生》说起
时间:9月20日(周五)19:30-21:3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购物中心二楼SKP RENDEZ-VOUS
嘉宾:柯文思(纪录片导演)、白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孟繁华(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何向阳(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研究员)、韩轶(制片人)、季亚娅(《十月》杂志执行主编)、程荫(作家、翻译家)、兴安(作家出版社编审)
《湮没与重生》是一部横跨亚洲、欧洲、大洋洲,三个大陆、两次世界大战的百年传奇,一部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女性的成长与奋斗史,让湮没在时间长河里的历史细节和平凡者的英雄主义, 在文学中得到重生。9月20日晚,我们邀请到了两届奥斯卡纪录片导演柯文思,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北京文艺批评家协会原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监事长孟繁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青年国际制片人韩轶,《十月》杂志执行主编季亚娅,作家出版社编审兴安,青年小说家程荫做客SKP-S,共同探讨文学与影视的关系,文学的世界性以及中国文学,尤其是年轻文学群体对历史的想象与解读。
北京|神圣政治与中古转型:《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研读会
时间:9月21日(周六)14:30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嘉宾:李隆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彭小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黄春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云飞(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田耕(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长聘副教授)、高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包倩怡(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陈志远(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吴靖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李文丹(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对于欧洲在3-9世纪从古代到中世纪的历史巨变,20世纪以来的几代史家,从经济社会、政治认同、宗教文化等维度修正了爱德华·吉本的“帝国衰亡”命题,将对罗马帝国西部历史命运的考察,置于以地中海和近东为中心的整个古代文明的转型之中。在全新的学术背景下,如何构建有别于传统主题的政治史叙事?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李隆国老师的新著《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3-9世纪的欧洲政治与政治观念》综合政治史、历史编纂学和思想史的研究路径,以“帝国”政治理念和政治实践的持存、形变和神圣化进程为线索,阐释欧洲中古政治转型道路。本次“文研读书”活动邀请了来自罗马史、欧洲中世纪史、中国史、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共同研读本书,通过跨学科的交流探讨亚欧大陆中古历史转型的问题。
北京|每一次破碎,都是生活给我们重塑自我的机会——《当燃》阅读分享会
时间:9月21日(周六)14:30-16:30
地点:门头沟区京潭中路7号院1号楼单向空间
嘉宾:周宏翔(畅销书作家)、史里芬(搞笑幽默博主)、刘海蒂(书店策划人、主持人)
9月21日,周宏翔将携新书《当燃》做客单向空间·檀谷店,与知名搞笑幽默博主史里芬,书店策划人、主持人刘海蒂一起品味书中的奇巧世情、家庭江湖、女性人间。每一次破碎,都是生活给我们重塑自我的机会,让我们一起聊聊怎样过上明亮的生活,如何带劲儿地活着。
北京|“我们都是马克洛尔”——阿尔瓦罗·穆蒂斯诗朗诵
时间:9月21日(周六)19:00-21:00
地点:朝阳区东三环北路27号B1层中信书店
嘉宾:温贝托·多拉多(演员、电影编剧)、玛格丽塔·希门尼斯(诗歌朗诵者)、周瓒(诗人、译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范晔(翻译家、北京大学西语系副教授)、黄竞欧(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师)、张引弘(图书策划编辑、译者)
阿尔瓦罗·穆蒂斯(Álvaro Mutis,1923-2013)是哥伦比亚诗人、小说家、评论家。他看似一个玩世不恭的人,却创造出了一个充满史诗性的悲剧色彩和浪漫诗意的传奇形象——永远流浪的“瞭望员马克洛尔”,而这个形象最早出现在他的诗歌中。这些诗歌集结成了诗集《拒绝所有的岸——瞭望员马克洛尔集》。9月是穆蒂斯逝世之月,我们特别策划了此次诗歌朗诵活动,邀请诗人、译者周瓒,译者、北大西语系副教授范晔,学者、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师黄竞欧,与演员、编剧温贝托·多拉多,麦德林图书文化节诗歌朗诵活动参与者玛格丽塔·希门尼斯,分别用中文和西班牙语朗诵收录于诗集《拒绝所有的岸》和小说集《海洋与大地的故事》中的诗篇,在早秋的诗歌中去感受马克洛尔的人生——消失的美景,不幸的航行,湿热的时间,荒唐的工作……
北京|往西域去——《空城纪》新书分享会暨西域故城照片展
时间:9月21日(周六)19:00-21: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购物中心二楼SKP RENDEZ-VOUS
嘉宾:邱华栋(作家)、祝勇(作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
在历史的辽阔版图上,有一片神秘而诱人的土地——西域,它如同一块磁石,吸引着无数旅人前往。而《空城纪》便是这样一部引领我们“往西域去”的文学指南,它用文字搭建起一座桥梁,让我们得以跨越时空的界限,深入探索那片遥远的地域。《空城纪》是作家邱华栋以六年时间完成的最新长篇历史小说。9月21日晚,SKP-S,让我们和邱华栋、作家祝勇一起,往西域去,往历史深处去,探寻龟兹、尼雅、于阗、敦煌等六座西域古城的前尘往事,感受那段被重新唤醒的汉唐风华。
北京|城市生活与“戏码头”的文学想象
时间:9月21日(周六)19:00-21:00
地点:朝阳区北苑路98号院1号楼DT51三楼RENDEZ-VOUS
嘉宾:白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姜颖(演员)、兴安(作家出版社编审)、韦敏(作家)、史壹可(作家、编剧)
长篇小说《丛台别》娓娓道来的,是1920年及至新世纪的武汉城,是城市里人物的悲欢和生死的无常。在对武汉细致入微的描述里,汉剧文化占据了文本的大量篇幅,武汉方言以文字的形式唤醒听觉的记忆,潜藏在质朴叙述里的文本异质性便不经意地显露出来。9月21日晚,我们邀请到评论家、鲁迅文学奖得主白烨,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大型实景演出出品人姜颖,评论家、作家出版社编审兴安,《丛台别》作者韦敏,作家、编剧史壹可做客DT51,对长篇小说《丛台别》展开交流探讨。
北京|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安顿自己——《一个人是一座岛》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21日(周六)19:00-21:00
地点:海淀区成府路28号PAGEONE书店2F
嘉宾:水木丁(作家)、柏邦妮(编剧、作家)、斯斯(访谈纪录片《闪光少女》创始人)
在《一个人是一座岛》一书中,人气作家水木丁以细腻敏锐的笔触,用70余篇文章探讨了如何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实现内心的安定与自由这件事。搭建好自己的“岛屿”,与他人的“岛屿”融洽相连,是我们必备的人生技能。9月21日,聊聊本书,聊聊人生。你的困惑,水木丁、柏邦妮、闪光少女斯斯给你答案。
北京|汉家的崩溃——《神器有命》&《三国前夜》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21日(周六)19:30-21:30
地点:海淀区成府路28号五道口购物中心F4万圣书园
嘉宾:冯渝杰(山东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向荣(文史作家)、曲柄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王尔(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汉末三国,是一段充满传奇故事的乱世。青年学者冯渝杰新著《神器有命:汉帝国的神圣性格及其崩解》和文史作家张向荣的新作《三国前夜: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权的崩解》,都将目光投向了东汉衰落和灭亡的深层肌理。本次活动,我们邀请到两本新书的作者,与北京师范大学曲柄睿老师、中国人民大学王尔老师,他们将围绕东汉时期的社会舆论风向、政治文化变迁等议题,展开一场深度对话与探讨。
北京|诗的布朗运动——泉《裂谷》围桌夜聊
时间:9月21日(周六)20:00-21:30
地点:海淀区复兴路69号五棵松万达广场二层方所
主讲人:泉(诗人)
泉的写作放在如今的青年作者中,乃至与任何写作相比,都是独特的。他自陈他的作品是“作为泛化的诗的布朗运动”,是在没有任何原始积累地纯凭个人才能“硬解”,或膨出、算出可读的段落。他呈现出的文本似乎无所不包,面对既成物,采取拿来即用的态度;但他的这种直面复杂的方式,却是极度“个体”的,是面向写作者的本质的。所以,也不如说他的作品是最特别的自传。9月21日,为了深入地交流探讨此次话题,本场活动邀请到《裂谷》作者泉,聊一聊他的创作之路。
北京|从大宋繁华到崖山海战——《崖山》新书对谈
时间:9月22日(周日)14:00-15:30
地点:朝阳区西大望路21号合生汇购物中心二层中信书店
嘉宾:张明扬(历史作家)、谌旭彬(作家、历史编辑)
从1234年端平入洛,到1279年崖山海战,《崖山》以12座城池、近50年战争故事,刻画出宋衰元兴的重要故事脉络。9月22日,中信出版集团特邀《崖山》作者张明扬和青年作家谌旭彬做客中信书店·合生汇店,和读者们穿越历史幽暗岁月,参透朝堂、人性与生死,一起聊聊宋元大变局中的历史真相。
北京|汤姆·费尔顿VS.德拉科·马尔福——《魔杖之外》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22日(周日)15:00-17:00
地点:海淀区复兴路69号五棵松万达广场二层方所
嘉宾:施然(新星出版社资深策划编辑、译者)、李逸林(翻译、教师、咨询顾问)、花花(哈迷、活动组织者)
电影拍摄像是一趟单程旅途,拍摄结束就进入了一个游戏存档点。当“哈利·波特”系列“最佳反派德拉科·马尔福”走出华纳兄弟片场五号门,汤姆·费尔顿如何成为一名平凡的麻瓜?在费尔顿的回忆录《魔杖之外》中,他记录下了自己那些趣味横生的童年生活、初入演艺圈时的成长碎片,当然,还有在哈利·波特系列拍摄十余年里和艾伦·里克曼、玛吉·史密斯、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特森等人建立的深厚友谊。9月22日,汤姆·费尔顿即将步入新的一岁,届时,我们将在方所北京店举办一场《魔杖之外》新书分享会(也是他的生日会),诚邀各位巫师&麻瓜朋友莅临!
北京|我们一起读经典——《大学小课:重读西方经典》新书发布会
时间:9月22日(周日)15:00-17:00
地点:西城区西四南大街26号红楼公共藏书楼
嘉宾:邱华栋(作家)、任羽中(北京大学副校长)、李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常绍民(《读书》杂志主编)、卢周来(经济学家)、贺桂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大学小课:重读西方经典》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的理论通识课讲稿结集。9月22日,韩毓海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邱华栋、北京大学副校长任羽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读书》杂志主编常绍民、著名经济学家卢周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做客红楼公共藏书楼,围绕《大学小课:重读西方经典》,畅谈怎么读经典、读什么经典、为什么读经典,以及西方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等话题。
北京|梁漱溟的一体说
时间:9月22日(周日)19:00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B102
主讲人: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与熊十力一样,梁漱溟也谈到见体,并且承认熊十力曾经见体。梁漱溟对熊十力的见体论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儒家与佛家的见体应当是一样的,但若依照佛家来看,儒者是凡夫,不是佛圣人,所以是无法见体的。若儒家能够见体,那就必须对此给出理论上有力的解说。梁漱溟认为他自己可以给出这样的解说。梁漱溟肯定儒者在凡夫位见体是可能的,并具体解释了其中的道理所在。这个道理就在于,见体是人心恢复其先天的一体性的表现。一体性是本体、本来面目,一体性被本能所蒙蔽,而冲淡了本能就透露、恢复一体性。晚期的梁漱溟不再使用见体的观念,但其晚年完成的《人心与人生》一书中坚持“通为一体”,主张“亲切体认到一体性”,主张由“寂默无为的自觉”“通于无对”,其实还包含着见体的思想,只是他此时所谓“体”是宇宙大生命,与熊十力哲学有所不同。
北京|诗歌不会是徒劳的吟唱——聂鲁达作品阅读分享会
时间:9月23日(周一)19:00-21:00
地点:海淀区复兴路69号五棵松万达广场二层方所
嘉宾:戴锦华(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魏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汪天艾(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辑、译者)
9月23日晚,聂鲁达逝世纪念日当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副研究员魏然、编辑汪天艾,与读者一起阅读聂鲁达的诗文,重返20世纪文学现场。
上海|女性艺术从遮蔽到崛起——翟永明《天赋如此:女性艺术与我们》图书分享会
时间:9月20日(周五)18:30-21:00
地点:杨浦区民府路678号新江湾里抖音园区T1一楼中信书店
嘉宾:翟永明(诗人)、祝羽捷(写作者、策展人、文化学者)、邱岸雄(艺术家、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教授)
面对女性艺术家的生存困境及暧昧不清的身份认同问题,国内当代先锋诗人翟永明在十五年前《天赋如此:女性艺术与我们》一书中便给予了关切与回应。十五年后《天赋如此》的全新修订版再版,用一份掷地有声的女性宣言,对千百年来女性艺术被边缘化的境况“Say No”!9月20日晚,来中信书店,邂逅文学作者、艺术家,从那些关于女性艺术的故事中,感受她们的天赋与能量!
上海|民国初年文艺杂志的封面美人
时间:9月21日(周六)14:00
地点:长宁区延安西路1609号刘海粟美术馆B1报告厅
主讲人:陈建华(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
民国初年文艺杂志如雨后春笋,大多以美人画作为封面,若对1909年《小说时报》至1916年《春声》的二十种杂志作统计,美人封面达三百余幅。这对于中国现代美术的兴起提供了实体资料,必将刷新我们的认知。
上海|我们一直在航行——《夜空穿透伤:王鸥行诗集》新书沙龙
时间:9月21日(周六)15:00-17:00
地点:徐汇区龙华路2758号龙华会C2幢LONGLONG CENTER二层神兽之间Poor Theater区域
嘉宾:秦三澍(诗人、译者)、曹僧(诗人、学者)
王鸥行,1988年生于越南胡志明市(旧称西贡),两岁时随母亲搬到美国。2017年,他凭借诗集《夜空穿透伤》一举夺得T.S.艾略特奖。他的诗既包括对个人身份的追寻与探索,也包含了战争与和平、爱与失落相互熔铸的深刻图景。本次新书沙龙是该诗集简体中文版的第一次亮相。王鸥行在他的诗歌中创造并摆置了另一个由记忆的碎片光棱所组成的空间,轻盈地捕捉到了人们生存境域中最源初的悲喜。全书内容聚焦家庭、审视身份、凝视成长与内心,既是王鸥行的啼声之作,也是他用诗歌所写下的自传。9月21日下午,秦三澍、曹僧等诗人将来到神兽之间,和读者们一起阅读、探讨王鸥行的诗歌写作。
上海|你在与谁对话:《正常接触》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21日(周六)19:00-21:00
地点:徐汇区云锦路300-2号群岛BOOKS
嘉宾:王占黑(作家)、Yiren(唱作人)
《正常接触》是青年作家王占黑的全新小说集,收录2020至2022年创作的六篇中短篇小说。六篇小说记录了在茫茫迷雾中出现过又消失的东西,留住一座印刻着集体记忆的浮岛。9月21日晚,王占黑邀请你来到群岛BOOKS书店,一同寻找那些出现过又消失的记忆,与过去的时间对话。
上海|现代诗歌中的公共性主题
时间:9月21日(周六)19:00-21:00
地点:杨浦区赤峰路74号同济大学云通楼四楼报告厅
主讲人:李琬(诗人、译者、文学编辑)
这次讲座想要跟大家分享诗歌的公共性主题,特别是那些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与感知最有关联的一些公共性主题,例如战争、灾难、历史和革命的挫折等内容,是如何在现代诗中得到有机、具体的呈现的。主讲人将具体分析策兰、鲍里斯·雷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诗人的相关作品,并最后谈谈自己与之相关的诗歌创作,以展示如何在一首诗里完成比较有效、成功的公共性书写,并在具体诗作的赏析中,展开对于诗歌结构、声音、语调、修辞手法和细节等写作技艺层面的讨论。
上海|写作,就是与人生的耻感抗争——爱德华·路易和他的生活写作
时间:9月22日(周日)14:00-16:00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楼传记图书馆
嘉宾:赵一凡(上海文艺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中心法语编辑)、Gaultier Roux(作家、复旦大学法文系青年副研究员)、黄雅琴(上海译文出版社法语文学编辑)
从22岁的第一本书《和埃迪做个了断》到后来的《谁杀死了我的父亲》《一个女性的抗争与蜕变》,爱德华·路易带着既爱又恨,既决绝又忐忑的心情,直面书写自己人生那些令他感到耻感的时刻。借由写作,他实现与过去的那个自己的割席,同时借由写作,他完成了对生活的抗争,和对最亲密的人那些终极理解。9月22日,上海译文出版社联合建投书局,与爱德华·路易中文版的译者赵一凡、译文编辑黄雅琴以及法国作家鲁高杰一同走进爱德华·路易跌宕起伏的文学世界。
上海|上海汉口路:轶事与风情
时间:9月22日(周日)14:00
地点:闵行区新镇路1536号海派艺术馆二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读史老张(文史作家、媒体人)
9月22日,海派艺术馆将邀请文史作家读史老张带来主题为《上海汉口路:轶事与风情》的讲座。城市是由一条条马路构成的,马路是打开上海这座城市的一串密钥。老上海俗称“三马路”的汉口路,东起外滩,西至西藏中路,全长约1500米。一百多年来,汉口路承载过近代风云,见证过上海成长,留下过无数前人的足迹,书写过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奇迹。让我们走到汉口路上,了解它的故事,见证上海的成长。
上海|写出我们的主观景象——罗衣《在中间》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22日(周日)15:00-17:0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620号百新书局
嘉宾:罗衣(艺术家、影像创作者、写作者、模特)、傅踢踢(编剧、作家)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在上海到旧金山的生活变化中,罗衣思索“伟大的正午”、“存在与消失”,也把情绪塞进壁橱,让小饼干填满脑袋。9月22日下午,罗衣与编剧、青年作家傅踢踢将在充满活力与创意、用艺术文化编织出的百新书局,与读者们一同看见、倾听并感知身边真实生活中的细微日常,让我们在生活的旅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中间”。
广州|孤独的灵魂,热烈的共鸣——茨维塔耶娃和帕斯捷尔纳克
时间:9月21日(周六)14:00-16:00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人古汇MU35号方所
嘉宾:刘文飞(首都师范大学燕京讲席教授)、阳知涵(四川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讲师)、刘铮(评论家)
俄国白银时代文学中,帕斯捷尔纳克和茨维塔耶娃是两位最杰出的诗人,他们彼此也是柏拉图式的恋人、挚友。《最后的远握——茨维塔耶娃和帕斯捷尔纳克书信全集(上下)》共收有两人留存世上的珍贵书信近200封,时间跨度为1922-1936年,两人的通信持续14年之久。这是一曲爱的罗曼司,一场情感的马拉松。这些珍贵的书信,由知名俄国文学研究者、翻译家刘文飞教授和青年俄语翻译家阳知涵联袂翻译,并于近期出版。9月21日,刘文飞、阳知涵将携新书,与评论家刘铮来到广州方所,与读者朋友们一起聊聊俄国文学、俄语翻译,聊聊白银时代诗人、茨维塔耶娃和帕斯捷尔纳克。
广州|读书,作为一种生活——魏小河《读书的人》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22日(周日)19:30-21:00
地点:荔湾区泮塘五约外街116号1200BOOKSHOP
嘉宾:魏小河(作家、书评人)、Blake(WhatYouNeed创始人)
说起一本书和一个人的关系,魏小河用的词是“相遇”。在新书《读书的人》中,书评人魏小河给读者写下一份信:“我还是希望自己与书的关系是一种松散的相遇,而不是刻意的求索。”9月22日,青年作家、书评人魏小河将做客1200BOOKSHOP荔湾湖店,和WhatYouNeed创始人Blake一起,聊聊他读书与写作,以及读书,如何成为一种生活。
南京|写作是一种低物欲生活吗?——《生活在低处》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22日(周日)14:00-16:00
地点:鼓楼区金银街8号万象书坊
嘉宾:胡安焉(写作者)、伊夏(编辑、书评人)
2024年8月,继《我在北京送快递》之后,胡安焉非虚构新作《生活在低处》出版。《生活在低处》记录胡安焉在20年19份工作之外的其他生活,不上班时的生活,比如写作和阅读,比如逗猫看狗观鸟赏花。9月22日下午,在万象书坊,我们邀请胡安焉和伊夏,一起聊聊他们的低物欲生活,聊聊投身自己喜欢的事情,如何影响和塑造了个人的生活。
南京|书写真正的女性生活:安妮·埃尔诺作品集(第三辑)新书译者分享会
时间:9月22日(周日)15:00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黄荭(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曹冬雪(南京理工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法语教师)
上海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的作品集(第三辑)。9月22日下午,我们邀请了两位埃尔诺新书的女性法语译者黄荭老师和曹冬雪老师做客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读者们聊聊埃尔诺,分享她们的翻译和阅读感受。
成都|鲁迅先生在弥留之际——何大草《夜行者:从荆轲到铸剑》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22日(周日)15:00-17:00
地点:锦江区中纱帽街8号远洋太古里M68-70号方所
嘉宾:何大草(作家)、李昊(译者、撰稿人、主持人)
何大草新近出版的历史小说集《夜行者:从荆轲到铸剑》,收录了他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中篇:《一日长于百年》《鲁迅先生安魂曲》《李将军》《衣冠似雪》。9月22日下午,欢迎朋友们到方所成都店,与何大草、李昊一起,来一场从历史到文学的漫步。
成都|为什么科幻奇幻的世界里也有江湖?
时间:9月22日(周日)19:00-20:30
地点:锦江区中纱帽街8号远洋太古里M68-70号方所
嘉宾:九伏(世界观架构师、小说作者、游戏策划)、谢云宁(科幻作家)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当人类登录虚拟世界,赛博空间自然也就成了江湖,传统武侠小说里的月光在网络空间又会发出什么样的光芒?首届元宇宙征文大赛“奇想奖”获奖作品《赛博遗产》中,孤单的少年在一次失败的黑市交易中,邂逅了复仇的少年,他们在1和0组成的世界里掀起巨浪,撕破技术的天幕,一起反抗技术集权!本次活动,《赛博遗产》作者九伏与知名科幻作者谢云宁将围绕《赛博遗产》的创作理念、科幻与武侠的融合尝试,以及他们对未来科技的想象与担忧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同时,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成都本地文化活动的知名译者、文化活动主持人李昊将以其独特的风格,引领现场观众与嘉宾进行互动,共同探讨科幻奇幻世界中的江湖情怀。
武汉|魔法与通识——《哈利·波特》的建筑学叙事
时间:9月21日(周六)9:30
地点:武昌区公正路25号湖北省图书馆长江报告厅
主讲人:刘妍(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
奇幻影视的场景设计,需借用特效创造夸张奇诡的世界。而这种“造梦”,它仍需借用人们熟悉的元素去搭造幻境,借用人类历史中的真实元素,去唤醒观众潜意识中的文化记忆,这其中建筑便扮演了重要的视觉角色。本周六上午,建筑历史学者刘妍做客长江讲坛,结合《哈利·波特》中的建筑场景,分析其中的建筑语言,探讨其中蕴含的西方建筑文明。
武汉|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2018(大学教材)》第三版首发式
时间:9月22日(周日)15:00-17:00
地点:武昌区沙湖大道18号SKP购物中心四楼SKP RENDEZ-VOUS
主讲人:鲁虹(美术批评家、策展人)
9月22日,我们特别邀请到著名美术批评家、策展人、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做客武汉SKP,从《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9-2004》与《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2018》这两部艺术断代史著作聊起,畅谈艺术理论从业几十年的写作生涯,一起感受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和传统的力量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作用。
西安|智能科技能否给人类带来幸福?
时间:9月20日(周五)19:00-20:30
地点: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SKP购物中心9楼活动区SKP RENDEZ-VOUS
嘉宾:杨庆峰(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教授、研究员)、潘恩荣(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刘永谋(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王珏(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王荣虎(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赵卫国(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智能科技已经迎来了井喷式发展,我们面临的悖论是:一方面受向善引导的科技会带来美好生活和幸福体验;另一方面,现代技术已经阻碍了人类进入本质性维度。那么该如何认识智能科技与人类的关系成为本期活动的关注问题。9月20日,特别邀请复旦大学教授杨庆峰、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潘恩荣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刘永谋、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王珏、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王荣虎、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赵卫国,共同做客西安SKP,一起围绕“ 智能科技能否给人类带来幸福?”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西安|经典为什么要“今”读——《史记今读》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21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雁塔区芙蓉南路1号芙蓉新天地10号楼曲江书城1F文化空间
嘉宾:阎晶明(作家)、黄德海(文学评论家、《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贺嘉钰(文学评论家)、罗昕(媒体人)
《史记》是一本怎样的书?写出了伟大作品《史记》的司马迁有着怎样的职与志?《史记》生成时有着怎样的壮阔的时空景象?黄德海在《史记今读》中梳理并写下自己和读者们对这部经典的关心。“应该读经典”,在我们时代似乎是毋庸置疑的共识。那么,经典与我们的今天有着怎样的联系,我们又能从经典收获什么?9月21日下午,我们邀请了黄德海与评论家阎晶明、学者贺嘉钰、记者罗昕做客曲江书城,一起聊聊经典为何要“今”读,聊聊经典与日常的关系。
西安|法律与公共政策视野下的“第九艺术”
时间:9月21日(周六)19:00
地点:长安区西长安街558号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4号教学楼302教室
嘉宾:殷之光(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陈颀(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继烨(长安大学人文学院法学系讲师)、鲁甜(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杨博文(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讲师)
我国首款“3A”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后,迅速成为各游戏平台的销量榜首,在海内外掀起一股“西游热”。电子游戏作为传统八大艺术门类之外的“第九艺术”,其蓬勃发展也引发了关于电子游戏的法律思考。游戏公司该怎样应对游戏改编可能面临的版权争议?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有效解决游戏开发和发行过程中的合同纠纷?电子游戏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所独有的沉浸感与交互模式,会为法学知识的增长带来哪些启发?本次活动将以《电子游戏司法保护研究》一书和《黑神话:悟空》的游戏文本作为讨论对象,从法律与公共政策的视角出发,深入理解“第九艺术”。
福州|阅读的力量——《思想的邮差》《读书毁了我》《书蠹牛津消夏记》新书对谈
时间:9月22日(周日)15:00-17:00
地点:长乐区文武砂镇文松路660号海峡青少年活动中心西侧1层商务印书馆福州分馆一层大阶梯
嘉宾:王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陈小文(商务印书馆总编辑)
王强是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电影《中国合伙人》原型之一。多年来,王强在出版领域留下了诸多印记,著译有《读书毁了我》《书蠹牛津消夏记》《破产书商札记》等。如今,他除了重新修订出版《读书毁了我》《书蠹牛津消夏记》,又推出新作——《思想的邮差》。9月22日,王强携新书三种,与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共聚商务印书馆福州分馆。两位在出版界与阅读推广领域都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想的邮差”,以书为媒,以言会友,深入探讨阅读的力量!
附:线上活动预告
《失衡的利维坦:美国分裂的文化与政治根源》——访问欧树军教授
时间:9月21日(周六)15:00
地点:北大文研院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抖音
嘉宾:欧树军(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舒炜(出版人)
在过去的20世纪,美国逐步成为西方世界的领头羊以及后冷战时代唯一的全球性超级大国。与此同时,美国自身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观念、文化都出现了裂变,经济社会结构的分化,思想观念、政党政治、国家治理的两极化,孕育了一个失衡的利维坦。贯穿在美国古今之争中的历史终结论与文明冲突论的斗争,凝结了晚近五六十年来美国两大政党、两种意识形态、两种例外论之间南辕北辙的撕裂,更延续了殖民时代“两个新英格兰”背道而驰的分裂底色。《失衡的利维坦:美国分裂的文化与政治根源》追索其背后的历史记忆、政治斗争、文化分歧,并且深入当代美国最为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亨廷顿的思想轨迹,从而更恰切地理解美国的国家性质与国家航向,以及更为现实的现代政治世界与现代政治困境。
当过渡成为常态——骑手、平台与劳动变迁
时间:9月21日(周六)19:00-21:00
地点:腾讯会议(ID:795372032,密码:9872)、哔哩哔哩(链接:https://live.bilibili.com/h5/22364449)、ZOOM会议(ID: 89158032187,密码: 248877)
嘉宾:孙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秦兰珺(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等
送外卖是“过渡感”很强的工作,它临时、不确定,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孙萍老师的新书《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尝试探讨骑手悬浮于正式与非正式劳动之间的真实状态,以及为什么送外卖成为一种“过渡劳动”。本次对谈几位嘉宾将从《过渡劳动》一书出发,重点讨论算法技术、区隔劳动、性别观念等对骑手劳动的影响,以及骑手在此过程展现的主体性和韧性。平台经济正在形塑全新的社会关系,骑手的劳动世界更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每个人对于未来的关切与思考。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俄苏史教学与研究概况
时间:9月23日(周一)13:30-15:30
地点:腾讯会议(ID:549326685)
主讲人:李东芯(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莫斯科国立大学是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成立于1755年。其历史系自建立以来,在俄罗斯及苏联历史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培养了众多杰出的历史学家,尤其是在俄国史和苏联史研究领域。本讲座将从学术传统、课程设置、研究热点、著名学者等方面介绍莫斯科国立大学历史系俄国苏联史方向的教学和研究概况。
风霜雪雨仍前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商人群体
时间:9月25日(周三)19:30
地点:文随酒会微信视频号
嘉宾: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陈赢(上海温州商会副会长)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历史的大转折点,作为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近代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逐渐上升,他们与商人群体的相互作用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9月25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许纪霖与上海温州商会副会长陈赢一起,将从许教授的新书《有为有守》,以及许老师的知识分子三部曲《风霜雪雨仍前行》谈起,聊聊近代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与商人群体的联盟,一探“知识人社会”与商界千丝万缕的关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