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创科有望成为香港经济的新引擎,港府也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9月16日,香港创新科技署宣布启动规模100亿元(港币,下同)的“新型工业加速计划”,计划全年接受申请。
该计划主要面向从事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的企业,为这些企业在香港设立新的智能生产设施提供资助。
香港创新科技署发言人表示,希望借此鼓励企业利用创新科技实现智能化制造,推动下游的新型工业发展。
按照计划,港府会以政府对企业1:2的配对形式提供资助,为每家企业补助最少1亿元、最多2亿元。
就每个申请项目而言,总项目成本最少为3亿元,企业需投入不少于2亿元资金,而政府的资助额上限为获批项目总开支的三分之一或2亿元,以较低者为准。每家企业最多可有两个获批项目。
除了提供现金补贴,在人手安排上也有优待。例如对于加入计划的企业,其创科人才支持的名额将增至两位数。港府也会对获批项目企业聘用研究人才提供额外资助,并允许企业聘用小量非本地技术人员,以鼓励在香港进行研发或扩大研发规模。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此前表示,预计新型工业加速计划可吸引50至100家企业在港投资不少于200亿元。
新型工业加速计划的背后,香港正在重新定位自身,有意改变过于单一的经济结构,通过构建本地创科生态圈,寻找更高增值、长远受益的增长点。
事实上,香港早在2020年7月就推出“新型工业化资助计划”,同样以政府对企业1:2的配对形式,资助生产商在香港设立智能生产线。
有所区别的是,上述计划更倾向于传统制造行业。数据显示,截至7月中旬,新型工业评审委员会同意支持的43宗申请中,主要涉及食品制造及加工、纺织及制衣、建造材料、医疗器材等行业,合共68条生产线。
从调查结果来看,该计划的覆盖范围较有限。9月16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发布《香港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简称《报告》),其中提到,目前仍有81%受访制造企业未引入智能化方案应对新趋势。
《报告》指出,现今香港制造业发展面对四大挑战:市场激烈竞争甚至饱和使市场份额下滑、利润挤压;全球供应链重塑,供应链及公司管理的难度提高;小单量、客制化成新常态,款多量少挑战传统生产模式,企业需要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绿色制造或可持续发展成为必要课题。
香港制造业随着经济转型,表面上已外流境外,但综合调研结果显示,部分香港制造企业的总部职能仍然留港,转型成“制造服务业”。受访的制造企业中,有部分将高附加价值的职能留港管理,例如研发、供应链管理和金融等。
对比之下,新计划更着重于先进制造和新兴产业,主要支持三大板块:一是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例如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二是生命健康科技,例如制药、医疗器械装备;三是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以这些行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是香港未来聚焦拓展的领域。
在创科领域,香港的强项在于基础研究,眼下港府有意推动成果转化和新型工业化,并吸引企业在港设置研发中心或总部。
在2023年《施政报告》中,香港提出推动创科产业化发展的几个举措,其中就包括新型工业加速计划。除此之外,还包括成立数字政策办公室及新型工业发展办公室、分阶段设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和启用新的微电子中心等举措。
香港加速创科发展的另一个策略是“抢人才、抢企业”。
9月13日,陈茂波出席活动时提到,自从2022年年底成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以来,吸引超过100家创科企业落户或扩展业务,投资超过500亿元、创造超过15000个就业职位。
截至目前,香港吸引了宁德时代、地平线、哪吒汽车等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企业,以及阿斯利康等生物制药企业落户。
俗称“港版淡马锡”的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从今年以来也落地首批直接投资和共同投资项目,涵盖生命科技、绿色科技和金融、半导体、芯片、制造业升级转型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新型工业加速计划重点发展的三个领域,也是深圳的强项和未来方向。
此前,深圳推出顶尖人才计划,主要指来自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九个领域的全球顶尖人才,深圳将为其提供科研经费、团队支持、生活保障等一揽子“政策包”。
深港两地存在竞争,同时也有合作空间。2023年《施政报告》提到,加强跟内地协作,包括争取尽快在大湾区内落实跨境数据的安全流动,以及跟深圳共同推进港深河套两岸园区的协同发展等。
根据规划,港府将于今年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设立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提供一站式支援平台,推动更多本地及海内外药物和医疗器械企业来港进行临床测试。
陈茂波表示,河套港深创科园首批大楼今年年底将陆续投入运作,招商引资、招揽人才等工作已开始;会继续支持推动港深创科园的建设,并加快起草“河套香港园区发展白皮书”,目标是今年内发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