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叫红树林,因为它们的叶柄和花都是红色的。过去二十年,这里从淤泥滩地变为了海上森林。”2024年7月,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组织师生前往福建,开展“行远计划”主题实践。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厦门实践”环保志愿活动现场,成员们面向来自中美两国的170余名中学生,介绍中国的红树林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福建之行,团队来到福州、厦门、龙岩、三明。在最初设计实践方案和点位的时候,我尝试去回答两个核心问题:福建的特点是什么?博讲团去福建,可以做些什么?如今的厦门,已经是“城在海上那片森林中”。关注城市中人与自然的联结,应当是这次实践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成为师生们很快达成的共识。
在军营村实地走访考察
踏上栈道,伴随着潮水涌来,高低交错的草木随风轻摇。下潭尾红树林公园种植了约85万平方米红树林,设有5.3公里海上栈道,是福建省最大的人工重构红树林生态公园,也是厦门海湾渔村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本。
这里有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调节气候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珍稀濒危水禽的重要栖息地。周边的泥滩上,有许多顶部尖尖的根状物拔地而起,分布在无瓣海桑周围。正是这些根系的存在,让红树林既能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岁月静好,也能在狂风骤雨中屹立不倒,具有很强的防浪护堤作用。
与驻村青年干部面对面交流
最初的荒芜之地,已然变为生机勃勃的生态绿洲。公园自建成以来,已修复红树林近60万平方米。此前厦门大学完成的生物环境本底调查显示,当地鱼贝虾蟹物种数提高2.4倍,生物量提高3.6倍,个体数提高3.3倍。
“留下的每一粒种子,都将在未来生根发芽。”红树林的修复与保护,也是复旦大学钟扬教授生前的心愿。早在2008年,钟扬教授就带领团队着手进行“红树北移”的研究,希望突破红树不耐寒的挑战,探索在上海滩涂成功种植红树的可能性。活动现场,来自上海的团队成员与福建的大学生们互动交流,从红树林的案例出发,面向中美青少年生动讲述钟扬教授推进红树林保护的动人经历,将“一粒种子”的故事传播得更广更远,更深入人心。
团队成员在下潭尾红树林公园进行现场宣讲
通过实地考察、学习交流、清除滩涂垃圾等方式,实践团队带领大家进行环保活动实践。在红树林的怀抱中,成员们讲述这些“海岸卫士”的奥秘,分享如何守护地球的绿色故事。这一刻,语言不再是障碍,共同的环保梦想将大家紧密相连。
福建是中国红树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地之一。今年7月,总台央视新闻报道,近年来中国红树林面积增长至43.8万亩,较本世纪初增加约10.8万亩,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初步扭转了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的趋势。
实践团队来到下潭尾红树林公园
中巴车开过上百个弯,团队走进莲花镇军营村,这里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成员们和当地选调生围坐一堂,倾听他们的故事;拜访老村主任高泉国,看看老人家如今生活的地方。山间清新的空气,村民淳朴的笑容,都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了这个村落的昨天与今天。成员们通过实地走访,深刻理解如何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发展产业和乡村旅游。
在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团队穿梭在村路巷道,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背后承载着的勤劳与创新。每一种小吃,都是一段传承与发展的故事。听“小吃书记”讲他的人生经历,讲这里的往事,人们对沙县小吃的好感远不止于它的味道,更在于那份简单纯粹、贴近生活的温馨。
团队还与当地驻村干部、选调生、村民进行交流,探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成员们结合专业所学,形成若干条建议向村集体作宣讲,师生共上“服务中的思政课”。调研成果也形成宣讲课程,纳入博讲团课程序列。
团队成员向到访学生介绍标本馆展品
通过此次实践,复旦的理论宣讲从上海走向全国,将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带进田间地头、带入老百姓身边,引导青年师生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中国理论理解中国道路,用中国发展讲好中国故事。
从南到北,福建之行让我对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在、时间与空间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研究生阶段,参与各类社会实践的经历让我懂得保持热爱、关注社会、探索世界。这次暑期实践既是一种阶段性的总结,也是新阶段的开篇,让我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有了更多的提炼与思考。
对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而言,社会实践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延伸,更是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步骤,将专业所学、研究所得与具体实践联结起来。在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主要负责讲解的同学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海岸线修复和红树植物也是不少同学的研究方向,也有同学此前选修过《走进红树林》等复旦行知课程。现场教学、基础研究、学科交叉、社会服务、价值引领等要素共同交汇在这个点位,让这场社会实践不同凡响。
“行动派”不仅仅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品质。在观察中国、理解中国的道路上,社会实践是我们的宝贵课堂和生动场域。实践队员们带着问题意识出发,用敏锐的目光去发现社会中的亮点与难点,用创新的思维去提出新的见解与解决方案。通过深刻理解国情民情,以我所学服务社会,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为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副团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