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潇湘晨报
记者 | 唐兵兵
△书博会现场 图 / 潇湘晨报记者杨旭
中华文化史上,有两座高山,一座是泰山,一座是衡山。两座高峰之下有两个夫子,一个叫孔夫子,一个是王夫之。
孔夫子开创儒学,游历四方,杏坛讲学,"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王夫之是孔夫子穿越千年时光的门徒,常年隐居衡山,潜心治学。在深山里,开创了继往开来而又卓然独立的船山学。全面系统总结了中国学术,把我国朴素形态的唯物辩证法发展到最高峰,也将儒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他是中华文化总结者和集大成者。
王夫之一生早年随南明政府在南方辗转,晚年隐居衡山,甚至从未踏足过中原。我想,他应该也在衡山的深邃的夜里,无数次眺望过泰山,想起过齐鲁大地上那个伟大、执着,踽踽独行的身影。
王夫之不会想到,在他离去之后,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齐鲁大地上的人们,也会时常眺望南岳,谈起那个有些 " 迂 " 的王夫之。
在他去世 332 年后的今天,承载他全部思想的《王船山全集》出现在齐鲁大地的第三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两个夫子,以书为媒,穿越时空相见。如果拍成穿越剧,该是怎样的场景?应该是相顾无言,相见恨晚吧!
" 潇湘为洙泗,荆湖为邹鲁 "
公元前 296 年的一个冬天,一叶扁舟载着一个流放者进入湖南,那是满怀惆怅的屈原。在湖南,他唯有以诗言志,他在湖南融合南音歌谣、沅湘巫歌,书写成了《楚辞》最浓烈、悲愤的部分。多年之后,同样怀才不遇的贾谊,被放逐湖湘,在汨罗江边凭吊屈原,写下不朽诗篇。更多的诗人和中原移民向湖南走来,他们在湖湘大地上书写,畅谈孔孟之道。
荆楚文化与齐鲁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开始了,湖南的新篇章,也开始了。湖南人开始眺望中原,齐鲁大地上两个巍峨身影时刻影响着湖湘士子,属于湖湘大地的大儒相继出现了。
湖南人周敦颐、王夫之对儒学继承、融合、改进,重新将儒学推向高峰,也向中华文化道统的大河注入了湘水洪波。
" 潇湘为洙泗,荆湖为邹鲁 ",儒家发源地齐鲁大地和开启儒学新篇章的湖湘大地,穿越千年时光,依旧遥相辉映。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是山东人,他在《谭州岳麓书院记》写道 " 使里人有必葺之志,学者无将落之忧。谁为潇湘,兹为洙泗;谁为荆蛮,兹为邹鲁。" 洙泗是山东曲阜的两条河,即洙水和泗水,邹鲁即儒学发源地,孟子为邹人,孔子为鲁人。王禹偁认为,岳麓书院使湖湘之地由过去的荆蛮之地变而成为文雅之乡。在他看来,彼时的潇湘,已是能与齐鲁大地相提并论的儒学道场、圣贤家园。
王禹偁大概不会想到,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在混乱五代基础上建立的宋朝,怀抱文化和政治上的自信,统治者抱着黄老 " 清静无为 " 之术躺平。原本就已经僵化衰颓的儒学,受到具有精致本体理论的佛道冲击,陷入空前的危机。湖南道县人周敦颐横空出世,接过了复兴儒学的大旗,作《太极图说》《通书》,奠定了宋明儒学发展新阶段的始基。" 破千年之晦塞 "" 发义理之奥蕴 ",启理学之先河。建立 " 诚 " 的形而上学体系,实现本体论与道德论的有机融通。他所创立的濂溪学,北传洛阳二程。再传弟子胡安国父子来到湖南,在湘潭创办碧泉书堂,随后又在衡山的紫云峰下建造文定书堂,著书立说、授徒讲学,各地的学子慕名前来。湖南,成为理学传播的新中心,湖湘学派,从此崛起。
被尊为理学宗主的周敦颐,也从祀孔子庙庭。从此,来自齐鲁大地和湖湘大地的两位圣人,穿越时空,在庙庭之中对望。
△月岩,据说是周敦颐悟道之地。图 / 潇湘晨报记者陈正
而湖南的最高光时刻,是 " 朱张会讲 "。
1167 年,大儒朱熹来到潭州,与主教岳麓书院的张栻开始了一场响彻千古的对话,在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讲学,四方学子竞相赶赴长沙朝拜道学之魁," 学徒千余,舆马之众至饮池水立涸,一时有潇湘洙泗之目焉 "。这盛况,在千年前的齐鲁大地也曾上演过,彼时,推崇 " 有教无类 " 的孔子,开坛讲学,弟子三千。
从此,开辟了儒学新境界的湖湘文化融入中华文化的主流,并呈现出 " 潇湘洙泗,荆蛮邹鲁 "" 道南正脉 ""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 的恢弘气象。
南岳一声雷,儒学别开生面
宋明理学到了后期,也难免落入僵化的窠臼,明清之际,天崩地裂,国破家亡,思想家力图找出宋明理学存在的问题。
儒学,在等待一声惊雷,拉响惊雷的是大儒王夫之。
王夫之出身衡山书香门第,从小熟读十三经,怀抱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梦想。父亲和兄长都是程朱理学的拥趸,天资聪颖,曾经求学岳麓书院,师从吴道行,学习朱张之道。二十四岁考中举人,不出意外,进京赶考的王夫之会一路北上,路过齐鲁大地,与远去的孔孟神交,有一个 " 学而优则仕 " 的美好前途。只是,意外很快到来。崇祯十六年(1643 年)春,踌躇满志的王夫之与同样中举的兄长入京参加会试,张献忠、李自成带领的农民军很快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北上受阻,只能从武昌回到湖南。更让他想不到的是,第二年,李自成就攻克北京,崇祯皇帝自缢,大明,亡了。王夫之跟随南明政府流亡南方,后来隐居衡山,潜心治学。
在深山中,王夫之开创了继往开来而又卓然独立的船山学。全面系统总结了中国学术,建立了一个极深研究而又藏往知来的思想体系,把我国朴素形态的唯物辩证法发展到最高峰,也将儒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在衡山隐居的王夫之,通过考据、训诂的方式与千年前的圣人孔子对话。对这位圣人,王夫之有继承,也有批判和拓展。王夫之批判了孔子的意志之天,重新诠释了天、命、鬼神范畴的含义,把孔子的 " 天命论 " 改造为形而上学 " 本体论 ";拓展了孔子人性的范围,认为道德性和生理性都是人性不可缺少的内容,此外又提出了人性发展论,认为人性是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且人性成善 …… 王夫之沿着张载的 " 气本论 ",向前开出一系列具有唯物特征的新思想,把 " 理学 "、" 心学 " 拉回到地面,倡导求实、务实,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方法论,让儒学回到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之中。而他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民族、民主、民权的思想,平等、均权的思想,无疑是超越时代的。他的这些超前思想,在中国近代历史转型中,宛如一声惊雷,惊醒了无数中国人。" 六经责我开生面 ",王夫之同样让儒学、儒家文化别开生面。
以书为媒:
湖湘文化与齐鲁文化的重逢
明末的农民起义阻断了王夫之北上的道路,王夫之终其一生都在南方徘徊,晚年隐居衡山。儒生的圣地——齐鲁大地,他一定也曾无数次向往过。
幸运的是,思想无界,王夫之的思想在齐鲁大地早已有了回响,一如曾经齐鲁文化在湖湘大地的回响。
△王夫之故居,湘西草堂。图 / 潇湘晨报记者杨旭
在王夫之去世 332 年后的今天,他的《王船山全集》出现在齐鲁大地的第三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 以下简称:书博会 ) 。
此次书博会,湖南代表团 14 家出版单位、3000 余种湘版图书赴山东济南参展。这是一场以书为载体,湖湘文化和齐鲁文化穿越千年时光的重逢,也是湖湘文化的一次总结和致敬。
《湖湘文化通史》是对湖湘地域文化的漫长历史深度、一贯通性的研究和总结,在这套书里,你可以看到荆楚文化与齐鲁文化的碰撞、融合,最终生长出独具特色的湖湘文化。《王闿运全集》则全面展现王闿运一生的学术思想和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反映了清代末期最高的学术成就。《袁隆平全集》展现的是新时代的湖南人的精神,全面记录和再现袁隆平院士的教学和科研思想、完整的科研历程、辉煌的科研成就;《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等追溯的是那些远去的历史图景;《一蔸雨水一蔸禾》、《美的历程》、《" 画 " 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与对美的追寻;《豆腐》、《食南之徒》是最滚烫的人间烟火;《白洞》、《疯脑:五百年神经学奇案》等书籍探讨是遥远的未来 ……
" 百花齐放 " 的湘版书,是湖湘文化在新时代开出的花,湖南出版,扛起了湖湘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责任。
湖湘文化在与楚汉时齐鲁文化相遇,两宋时开辟儒学新境界,明末王船山再造高峰,曾经的涓涓细流终于汇入中华文化的大河,与齐鲁文化一起成为儒学的两座高峰,遥相辉映。
望苍山,顶峰见。这场以书为媒、穿越千年的盛会,齐鲁文化与湖湘文化的重逢,不禁让人想起两千多年前杏坛讲学的孔子,四方弟子云集;也想起 853 年前岳麓山下的朱熹与张栻那场思想交锋。
参考文献:
王泽应:湖湘自古多风雅——充分认识湖南 " 悠久的历史文化 "
郑佳明:湖湘文化何以后来居上,影响近代中国 | 湖湘文化与中华道统
孟泽:传承文脉需走出 " 成功学 " 藩篱丨湖湘文化与中华道统
《湖湘文化通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