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在北京,看上海”,“澎湃下午茶/京沪之间”系列于2024年5月17日正式启动。“京沪之间”旨在解析中央政策,探讨上海思路。
第一场研讨会,畅谈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上海战略;第二场研讨会聚焦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第三场研讨会,关注科技金融。
我们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荣休研究员宿景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曹胜熙、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韩冰、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明艺、中国建设银行贵金属及大宗商品业务部资深副经理陆怡烽、上海大零号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亚云,以及天风证券全球科技首席分析师孔蓉。
以下为孔蓉演讲精要。孔蓉分享了海外AI行业的现状、对耐心资本的理解,以及它们对中国科技金融的启示。
天风证券全球科技首席分析师孔蓉认为,在中国,特别是在科技金融领域,良好的退出机制对于吸引长期投资者至关重要。作者供图
在这次交流中,我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当前人工智能(AI)行业的观察和思考,特别是海外AI行业的现状、耐心资本的含义以及它们对中国科技金融的启示。
最大的风险不是投入过多而是过少
首先,我想谈谈我对国外AI行业的了解。从2023年6月开始,我有机会每季度出国访问一次,深入了解国外AI领域特别是大模型公司的现状。这些访问使我对国外的一些领先科技公司以及它们的生态系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我与全球代表性的大厂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在AI领域的战略和投资动向。
当前,美国AI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尤其是在美股市场的大幅波动对AI行业的影响尤为明显。有人对AI投资的回报表示疑虑,认为投入如此巨大的资金却未见到明显成效,质疑这种投资的未来。例如,英伟达的股价在一段时间内下跌了30%到40%,这引发了市场对AI投资是否值得的讨论。
然而,我们从近期的财报中可以看到,美国的几家大厂,如谷歌、微软、亚马逊和Meta,依然在持续加大对AI的投资。当前,它们每个季度的投入在150亿到200亿美元之间,而Meta公司宣布将把2025年的季度投资提升到400亿至800亿美元之间。虽然市场对这些投入的回报仍持有疑虑,但这些公司却表现出对未来的信心,坚定地继续投资。
这种现象引发了关于投入产出比的讨论。虽然投入巨大,但AI短期内的收入增长未能完全体现出投资的回报。然而,从长期来看,美国大型AI企业依然坚定地继续投入。他们是从公司内部、产品端看到了一些变化,不然核心股东不会同意公司这么坚定地坚持这么大规模的投资。它们的管理层认识到,当前的投资不仅是为了短期的财务回报,更是为了长期的战略布局。因此,我认为中国目前最大的风险不是对AI投入过多而是投入过少。
AI用户数量增加,多个应用场景初现潜力
进一步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AI行业的收入增长缓慢,但用户和客户的数量却在迅速增加。例如,微软的云服务业务在2024年三季度同比增长了60%,云客户的数量达到了6万个。同时,其生产力工具的用户也环比增长了50%。这些数据表明,虽然收入增长较慢,但用户基础的扩大和业务整合的增强预示着未来的潜在回报。
尤其是Meta在广告领域的表现也值得关注。最近,Meta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表示,尽管公司在广告方面的投入巨大,但广告价格和广告次数都出现了10%以上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广告投入并未导致用户活跃度的下降,广告投入之后用户的使用时长保持稳定。这些迹象表明,AI投资在广告领域的成效正在显现。
在应用场景方面,我们还可以观察到硬件领域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在AI硬件领域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去年年底,我与一些电子行业的企业负责人交流,了解到中国在AI硬件领域的生产成本远低于美国。以Meta与瑞本合作推出的AI眼镜为例,该眼镜价格为两三百美元,并且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这种小型AI硬件的成功表明,中国在硬件领域的竞争力正在提升。
此外,我最近与一位在美国从事AI硬件研究的中国专家交流时了解到,他回国后发现中国的供应链优势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这种成本优势不仅体现在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领域,还在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潜力。预计这种硬件的成本优势将推动一波换新潮。
在自动驾驶领域,我们也看到了中国的迅速崛起。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FSD)系统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例如,在十字路口左转时,FSD能够在多个车辆之间找到安全的距离,并迅速通过。这种表现与传统的智能驾驶方案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在面对复杂交通情况时较为保守和谨慎。
中国的自动驾驶企业如小鹏、百度和华为等,也在积极推动技术的发展,并结合国际先进技术进行创新。这表明,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较量,更是国家和产业层面的综合竞争。尽管目前尚未出现爆款应用,但每一个应用场景的深入探索和技术进步都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投资者对AI领域仍然持乐观态度
关于AI竞争的广度,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几家大厂之间的竞争,更是国家间的竞争。美国政府对AI领域的重视程度显而易见,中国也在积极跟进。AI技术的发展将影响到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全力投入这个领域。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当前一级市场的情况如何?有人担心,美国经过一年的投资,尚未出现爆款应用,这会导致市场冷却。实际上,从我与AI创业者的接触中了解到,AI创业的门槛相对较低,许多学生、工程师甚至高中生都在利用开放的API接口进行AI项目的开发。这一轮AI创业的低门槛吸引了大量的新兴创业者。
尽管硅谷银行的倒闭引发了一些担忧,但市场中仍然存在许多支持小微企业的银行和扶持计划,能够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硅谷的工程师在创业过程中并不受到禁业协议的限制,他们可以将创业视为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创业活动的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级市场中的小项目仍然活跃。虽然有一些公司因各种原因退出市场,但新的创业团队和公司依然不断涌现。天使轮融资相对容易获得,一些创业团队能够在初期阶段获得较为可观的资金支持。这表明,投资者对AI领域仍然持乐观态度,愿意支持新兴的创业项目。
耐心资本需要良好的退出和容错机制
关于耐心资本的概念,我认为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耐心资本要求投资者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等待回报,只有在投资回报达到一定规模时,投资者才会有足够的耐心继续投入。这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退出机制,包括上市的便利性和并购的可行性。在中国,特别是在科技金融领域,良好的退出机制对于吸引长期投资者至关重要。
过去,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氛围良好,一方面是因为有良好的退出渠道,包括并购和上市,这些通道的畅通对创业者而言至关重要。在科创领域,尤其是AI领域,制度和政策的支持同样重要。一个完善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可以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实现长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另外,试错成本在投资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大型金融机构允许一定的试错成本,接受90%的失败率,以换取5%到10%的成功机会。这样的机制为投资者提供了容错空间,鼓励更多的小项目投资。对于科技金融领域而言,提供足够的试错空间和容错机制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上海外AI行业的现状、耐心资本的意义以及对中国科技金融的启示,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考。尽管科技创新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长期投资、政策支持和金融创新,我们可以有效地推动科技进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对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的理解,探索更多的合作机会,推动科技金融的融合与发展。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将迈上新的台阶,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