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是上海知名艺术家张桂铭(1939-2014)辞世10周年。澎湃新闻获悉,上海海派艺术馆于8月31日推出“惊艳”张桂铭艺术回顾展,这也是张桂铭最大的一次作品展,不仅全面回顾了张桂铭的艺术生涯,更深入探索了其艺术与海派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今日深情地怀念他,是同道,亦是挚友。他身上散发出的艺术才气、血气、勇气值得我们敬重,深厚的江南文脉基因、扎实的童子功,真正造就了让人惊艳的张桂铭。”80多岁的知名艺术家陈家泠说。
展厅中呈现的张桂铭肖像
展出现场
展览精心策划,汇集了张桂铭中国画、书法等百余件作品,不仅全面呈现了张桂铭先生从人物画到花鸟画的艺术轨迹,更揭示了他在艺术探索中的转变与超越。
张桂铭作为当代极具特色的中国艺术家,被誉为“新海派水墨”的领军人物之一,他1939年生于浙江绍兴,196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入上海中国画院。曾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刘海粟美术馆执行馆长,1988年被评聘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代表作品有《画家齐白石》《天地悠悠》《荷满塘》等,于2014年9月22日凌晨去世,享年75岁。
张桂铭作品《红牵牛》
《红日》 1990年代
他初露锋芒于新浙派人物画,却在1980年代中期以优雅的姿态转向花鸟画的创作。他的作品融合了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墨彩,以当代的平面构成取代对三维空间的追求,以变形取代写实。知名艺术史学者、评论家朗绍君曾认为,1980年代中期,他由人物画转向花鸟画。但这一“转向”,不是走传统花鸟画的路子,而是通过花鸟题材闯一条新路,张扬个性,探求现代感。这探索从三方面展开:以平面构成取代对三维空间的追求,以约形、变形取代写实,突出色彩而淡化水墨。
陈佩秋生前曾认为,有人说他的画西洋味道浓,有的像画布,但他的画还是以笔墨为基础,保留了中国画的本性。潘公凯认为“在他的画中,花鸟、人物都失去了原本的造型要求,成为一种半抽象的符号。花瓶、八大山人图式中的游鱼,一枝梅花或几颗樱桃,都仿佛以中世纪的镶嵌玻璃画的格式加以组合,但分明又有中国画的空灵和老辣。”
此次展览除常见的张桂铭受到西方现代艺术影响的作品外,更有他早期的浙派人物画时期的作品,尤其难得的是包括大量七八十年代绘写的杜甫、八大山人等画作,颇具文人意趣,同时也包括借鉴民间剪纸创作的戏曲人物画、彩墨山水、书法等。
鲁迅先生像 1973年
《雪芹小影》 局部 1980年
张桂铭戏曲人物画
正如张桂铭的好友、知名艺术家陈家泠在前言中所说:“2024年9月,张桂铭已仙逝10周年了。今日深情地怀念他,是同道,亦是挚友。他身上散发出的艺术才气、血气、勇气值得我们敬重,深厚的江南文脉基因、扎实的童子功,真正造就了让人惊艳的张桂铭。“
展出现场
8月30日,上海海派艺术馆专门举办了“惊艳”张桂铭艺术回顾展学术交流会,众多知名艺术家、评论家、张桂铭先生的亲友及相关领域的嘉宾汇聚一堂。研讨会现场,张桂铭夫人肖克珍精心挑选了张桂铭先生的代表作《荷鸽》捐赠给海派艺术馆。
海派艺术馆执行馆长张建华代表海派艺术馆接受作品捐赠,为肖克珍颁发收藏证书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海派艺术馆馆长李磊表达了对张桂铭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他特别提到张桂铭对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的复兴所做出的贡献,为青年艺术家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他对于未能及早为张桂铭举办个展表示遗憾,并认为此次“惊艳”张桂铭艺术回顾展完整系统化地呈现了张桂铭先生艺术创作的发展历程。他期望通过一个展览、一本书和一场学术交流会,深入探讨张桂铭的艺术精神,将其理念和成就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杨坚祥说,张桂铭先生的艺术成就深受其家乡绍兴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的熏陶。同时,上海的海派文化赋予了他的创作新的活力与灵感。他认为,张桂铭先生对绍兴文化的深情以及对海派艺术的不懈追求,不仅塑造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促进了绍兴与上海两座城市在文化艺术上的紧密联系。
《田园交响曲》
80多岁的知名艺术家陈家泠从江南基因、浙美基础、魔都机遇、海派雄风、新海派惊艳五个方面回顾了与张桂铭的长期友谊和共同的艺术旅程。他强调了张桂铭艺术的创造性和视觉冲击力,以及他从浙派到海派的转型,这一转变体现了改革开放对艺术家的深远影响。他还提到了新海派的概念,认为张桂铭的艺术成就展现了新海派引领性、创造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并表达了对张桂铭的深切怀念。
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陈燮君深入探讨了新海派概念及其在张桂铭作品中的体现。他强调了张桂铭在书法和绘画融合方面的深厚功力,以及其艺术风格从浙派到新海派的转变。他提出,张桂铭的艺术不仅是个人风格的展现,也是海派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体现。他还指出张桂铭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个性化语言随时间趋于平和,显示了其风格的演化,要全面理解张桂铭的艺术,需要从绍兴文化谈起,这为解读张桂铭的作品提供了清晰的脉络,并为新海派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考。
展出现场
80多岁的画家杨正新强调了张桂铭作为画家的成功,指出其作品在过世后仍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讨论。他认为张桂铭成功地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这种形式不仅深受年轻人喜爱,也具有时代性。他提到,张桂铭的艺术转型,这一转变并非易事,显示了他与时代同步的能力。他还强调了张桂铭画作的民族性和个人风格,认为张桂铭是新海派中的杰出代表。
艺术家张培础分享了本次展览中他与张桂铭先生一起创作绘制的肖像画的深刻经历。他提到张桂铭对画作要求极为细致,不仅自己提出修改意见,还邀家人共同参与。尽管张桂铭在画作背景完成前便离世,张培础仍将张先生未完成的五个鸽子元素保留在画中,作为对其最后艺术创作的致敬。此外,他还回顾了与张桂铭的深厚友谊,以及对其在青年艺术家培养上的卓越贡献的敬意。
展览现场的《惊艳》
艺术家张培成分享了与张桂铭的交往,从中学时期对其速写作品的钦佩到后来对其艺术转变的观察。他特别提到张桂铭在80年代初的作品中,已经开始展现出对传统浙派人物画的突破,尤其是在眼睛和鼻子的描绘上,体现了艺术家的革命性。他认为张桂铭深刻理解了中国画的本质,特别是在气韵生动和线条的运用上。他还提到张桂铭对颜色的敏感和运用,以及他在画面结构上的自由处理,这些都显示了张桂铭作为新海派领军人物的地位。
展出现场的作品
知名艺术评论家毛时安强调了中国传统艺术在“五四”运动后的挑战与转型,尤其在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对世界绘画变化的重新认识为中国画的现代转换带来了冲击。他认为张桂铭是中国画现代转型的标志性人物,并认为,张桂铭在线条、墨法和色彩上的创新,为中国画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深刻启示,他的作品突破了传统文人气息,展现了中国写意绘画的现代可能性。
评论家王琪森对“惊艳”张桂铭艺术回顾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张桂铭先生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具有艺术、文献、学术和历史价值。他回忆了与张桂铭的交往,特别是1984年海平线画展中张桂铭的作品展现出的风格变化,并从构成、色彩、线条和符号现象四个方面分析了“张桂铭现象”,强调了张桂铭在构图上的创新,色彩的厚重与纯净,线条的灵动与厚重,以及符号的抽象与意向性。
艺术评论家张立行强调张桂铭是面向未来的艺术家,其作品与现代城市精神相契合,深受年轻一代的敬仰。他认为张桂铭不仅是精神领袖,其艺术实践也体现了对未来的深刻洞察。张立行提到“新海派”起源于张桂铭等艺术家,他们继承了学院派传统,同时勇于创新,不满现状。尽管“新海派”在媒体上广为人知,但对其深入的理论探讨仍有待加强。
艺术评论家林明杰说,对老艺术家的尊重和对年轻艺术家的支持同等重要。他呼吁美术馆和文化机构应更多地推动和重视艺术家。他认为,艺术史需要活着的人去记录,公共美术馆应成为艺术家展示和传承的平台。他赞赏海派美术馆对张桂铭以及其他艺术家如吴昌硕、王个簃的展览,认为这是对艺术和艺术家的持续爱与尊重的体现。
张桂铭人物画作品
艺术评论家顾村言表示,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如此全面的张桂铭作品,尤其是有着诸多文人意趣的画作,并不多见,“我感觉有两个张桂铭,一个是注重视觉的、让人惊艳的张桂铭,还有一个是有着巨大内在孤寂感的张桂铭,他其实有着较深的文人画修养。张桂铭的艺术转型也是中国艺术家探索现代性的一个缩影,他真正改变风格是在1984年在德国观展后,其风格的变化与中国思想文化经济的全面开放紧密相连,其艺术作品背后的话题对于理解艺术史和中国文化思潮具有较大的意义。”
《杜甫》 1983年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建君回忆了与张桂铭先生的初次相遇和深厚友谊,她提到张桂铭在徐汇艺术馆的“卢甫圣师生作品展”上的演讲,以及他留给她的最后影像——雨中撑伞的背影。她还提到张桂铭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师友的敬重,以及他对展览和画册的高要求。她认为,张桂铭的画作在色彩和墨韵上展现了中国画的当代气派,而本次展览和画册的高质量也体现了对张桂铭艺术的尊重和传承。她希望这样的展览能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张桂铭的艺术成就。
张桂铭的夫人肖克珍表示,本次“惊艳”张桂铭艺术回顾展共展出了100多幅作品,其中不少是首次公开亮相,全面展示了张桂铭在人物塑造、花鸟、山水以及人物新造型等方面的艺术探索和风格演变。
上海西区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海派艺术馆执行馆长张建华在学术交流会结束时对各位专家的研讨与建议表示感谢与珍视,并表示,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共同策划海派艺术的展览,为海派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海派艺术馆常务副馆长陈屹主持了本次学术交流会,出席本次学术交流会的还有上海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张坚,绍兴美术馆馆长唐铭泰,知名艺术家鲍莺、洪健、马小娟、刘亚平、庞飞、张渭人、陈鹤良,此次展览策展人费滨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邱孟瑜,收藏家鲍炳新、刘翔,张桂铭先生的女儿张健、张艳,张桂铭先生的生前好友阮勇华。展览同时首发了上海人民美术社出版的《惊艳》画册。
座谈会现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