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上半年,中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集团经营管理稳中有进,特别是为了回应股东现金回报诉求,中国银行本年度将增加中期分红。“综合考虑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等因素,经董事会审议,建议按照每10股1.208元派发2024年度中期普通股股息,提交股东大会审批。”中国银行表示。
对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如何“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打造运营效率高、抗风险能力强、门类齐全、具有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强大的金融机构,中国银行给出了中期答卷。
聚焦主责主业,财务指标保持稳健
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始终强调,金融机构应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同时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而稳健的业绩为中国银行发挥“头雁效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显示,中行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179亿元,实现税后利润1,265亿元,财务效益保持稳定。净息差1.44%,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为0.76%,净资产收益率(ROE)为9.58%,主要指标保持合理区间。成本收入比25.54%,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经营效率进一步提升。
截至6月末,集团资产总额33.9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5%;负债总额31.1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0%;客户存款总额23.6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6%,业务规模平稳增长。
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持续加大对信贷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支持力度。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1.21万亿元,实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长三角、中部地区机构人民币贷款占比较上年末提升。加大服务乡村振兴力度。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28万亿元。大力支持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3.82%。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实施,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个人住房贷款市场份额提升。助力扩内需促消费。个人非房消费业务扩面增量,贷款余额增长24.90%。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企业贷款新增3,484亿元,增长9.35%。
在取得不俗业绩的同时,中国银行风险抵御能力不断增强。不良率1.24%,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1.69%,较上年末提升10.03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8.91%,较上年末提升1.17个百分点。
据了解,风险抵御能力的增强得益于中国银行持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研判排查和突发风险事件应急闭环管理机制,完善相关应急预案。“一行一策”“一司一策”持续完善境外机构及综合经营公司风险策略,强化集团穿透式管理,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有力应对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持续加强内控案防和反洗钱合规管理,完善操作风险及非传统领域风险管控机制。
做好五篇大文章,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牢牢把握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做好相关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
科技金融是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国银行始终坚决履行国有大行担当,将打通科技、产业、金融通道作为助力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
在优化组织体系方面,中国银行在总行设立科技金融中心,结合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规划布局,在广东、江苏、上海等24个省市分支机构同步设立科技金融中心,同时打造科技支行、科技金融特色网点,构建“总-分-支”多层次组织体系。
通过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分层、分类精准支持,打造科技金融产品矩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6月末,中国银行已为8.35万家科技型企业提供1.71万亿元授信支持,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过6,500亿元。
在绿色金融方面,2024年上半年,中国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3.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35%。在打磨业务“硬本领”的同时,中国银行注重队伍软实力的建设。组织共计约1万人参与的绿色金融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员工服务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在普惠金融方面,聚焦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依托线上线下渠道扩大服务触达,提供普惠金融综合服务,6月末,中国银行普惠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惠及超130万普惠型小微企业市场主体。
作为首家与人社部合作推出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的金融机构,中国银行连续三年开展“千岗万家”专题活动,2024年上半年,累计为超2.8万家人社部门推荐企业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超4300亿元。另外,中国银行深化个人普惠金融服务,服务个体工商户客户超60万户,提供贷款余额超3200亿元。
在养老金融方面,中国银行充分挖掘个人养老金融潜力,推进产品服务创新。在监管指导下,积极研发并引进储蓄、理财、基金、保险等养老个人金融产品,选择重点区域推进区域性服务创新。例如,海南省分行加快建设特色驿站,探索“候鸟”客群康养旅居服务方案;部分分行为个人养老金客群提供优惠消费贷款利率定价。
在数字金融方面,全面推进集团数字化转型,一方面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业务,公司金融领域,积极应用数字化手段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助力基层减负增效;个人金融领域,境内个人手机银行新增住房公积金服务、“理财夜市”等功能,月活客户数峰值突破9,000万户。另一方面,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智能风控体系建设。
巩固差异化优势,争做跨境金融服务首选银行
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中国银行不仅是中国金融“走出去”的先行者,也是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探路者。
外汇展业试点改革是国家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体现。2022年9月,中国银行成为全国四家外汇展业试点金融机构之一,为监管改革提供了国有大行展业模式经验的参考范本。经批准,中国银行于今年初将试点范围扩大至行内50余家二级机构。
今年7月,央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商务和金融协同更大力度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加强商务和金融协同,形成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更大合力。”
中国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发挥全球化优势,在国际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结售汇、银团贷款、离岸债券承销、熊猫债承销等领域保持市场领先,力争成为跨境金融服务的首选银行。
2024年1至6月,中国银行境内机构累计为20余万家客户办理国际结算量超过1.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其中,针对内外贸一体化、海外仓、数字贸易等新业态提供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跨境电商结算规模超过3,700亿元,高基数基础上同比增长近60%,市场份额均稳居同业首位。
作为全球及“一带一路”布局最广的中资银行,中国银行密切跟进共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和多边合作平台建设,扩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业务覆盖面。截至2024年6月末,中国银行境外机构覆盖44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累计跟进公司授信项目超过1100个,累计授信支持超过3410亿美元。
此外,中国银行紧抓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投资中的使用,不断拓展资本市场人民币投融资客户基础和服务能力,助力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截至2024年6月末,在人民银行授权的全球33家人民币清算行中占15席,继续保持同业第一;CIPS直参行新增48家,继续保持全市场第一;上半年,中国银行共办理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719.39万亿元,同比增长93.97%,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我们有机遇、有能力、有条件充分发挥全球化优势,大力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形成更多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的务实成果。”葛海蛟表示。
展望未来,葛海蛟强调,中国银行将紧密结合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国经济下阶段发展特点,坚定走好自身高质量发展道路。一是以更务实的举措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做好“五篇大文章”。尤其在科技金融方面,中国银行把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完善与产业全生命周相适应的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服务,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在更深层次谋划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增强金融产品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和可及性。三是以更大决心提升市场竞争力,保持财务收益水平持续稳定。既要优化业务结构,发挥优势,提升收益。四是投入更多资源巩固扩大全球化优势。充分发挥全球化优势,大力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形成更多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的务实成果。五是以更高标准守牢安全底线,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