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T 商业观察,作者:林美汕,编辑:张晨阳,设计:戚桐珲,监制:李晶禹,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年夏天,一个来自西南边境的神秘物种——见手青,在互联网掀起了一股热潮。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博主把镜头对准了见手青。
有人记录下用刀切开它的瞬间,切面瞬间变成青蓝色,让人忍不住怀疑 " 梵高当年是不是也吃过见手青 ";也有人不慎中毒,被拍下珍贵的返祖视频,摇头晃脑间喃喃自语,场面一度非常滑稽……
事实上,见手青是对一类野生菌的统称,在受到挤压、切割或撕裂后,会呈现出独特的靛青色,其中比较知名的品种有红葱牛肝菌、紫葱牛肝菌等。
就算没吃过见手青,你应该也听说过 " 见小人 " 的都市传说。因为见手青含有致幻成分,如果没煮熟,很容易中毒并产生幻觉。
网友们纷纷贡献段子。
(图片来源:抖音)
数据也印证了见手青的热度。
数说聚合显示,每年 7 月," 见手青 " 的社媒声量会显著上升,今年 7 月更是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进入 8 月,热度虽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去年同期。
显然,见手青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 " 流量担当 ",不少商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并且从中发现了商机。
一、见手青,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码
根据 "DT 商业观察 " 的统计,今年 7 月以来," 见手青 " 已经上了 5 次微博热搜。
热搜上的内容,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网友关注啥、爱看啥。
在见手青的热搜中,充斥着猎奇向的话题,比如 " 男子吃见手青中毒以为自己是奥特曼 "" 女子吃 1 斤见手青后看见一屋人 "。足以见得见手青在网友心中的 " 致幻毒蘑菇 " 形象。
在小红书上,人们对 " 见手青 " 的讨论中,除了食材,聊得最多的也是中毒体验。
因为见手青有毒,必须煮熟才能吃,即便只是尝了尝汤的咸淡、舔了舔切菜的手指,或是不小心吸进了锅里的蒸汽,都可能引发中毒。
中毒的症状不一,主要是产生幻觉,看见 " 小人 "。
有人症状较轻,吃完五六分钟,眼睛里开始跳出小金花," 像你盯着照相机的闪光一样,但小小的,时不时来一个,越来越多 "。
也有人稍微严重,会看到卧室的吊灯变成了水晶灯,还有大水母在飞," 我揉揉眼睛,卧室门的周围也长满了荆棘,看不清形态的噪点组合在不断变换形态 "。
因为见手青是云南地方特产,见过的人不多,吃过的人更少,加上中毒表现为产生幻觉,许多外地人充满了好奇,主动要求 " 受虐 "" 以身试毒 "。
本地人也开始玩梗,给外地网友出谋划策:还是去云南吃吧,医生有经验。
(图片来源:小红书)
不过,玩梗归玩梗,还是有不少负责任的网友,尤其是中毒过的 " 病友 ",告诫大家,不要把危险行为娱乐化。
见手青中毒很可能造成神经损伤,并且伤害不可逆。吃菌还需谨慎。
二、见手青火了,谁赚到钱了?
云南人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从小吃到大的野生菌,有一天会成为稀罕事物,让全国各地的食客为之疯狂。
见手青的火热,最快反映在餐厅生意中。
在大众点评,许多餐厅下都有这样的评论—— " 奔着见手青来的 "" 点了江湖传说中的见手青 "。在小红书,不少探店笔记把 " 见手青 " 放在标题中,如《在南京!吃上了见手青!》《到传说中的云南驻沪办餐厅吃见手青啦~》《湖州真的有……吃到见手青了》。
不去云南,就能吃到见手青,俨然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 " 流量收割机 "。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DT 商业观察 " 在大众点评搜索 " 见手青 ",发现不少云南餐厅推出了相关菜品,常见的做法有炒菜和火锅,价格不算便宜,一盘炒见手青的价格在 100 元至 300 元以上。
上海白领关立来(化名)早就听说过见手青,一直想要尝试,为此她在一家云南餐厅排了一个多小时队,结果被告知见手青已经卖光。
毛毛(化名)也慕名打卡了上海某云南餐厅,尽管队伍很长,服务员还是向她打了包票," 放心,见手青肯定有 "。
最后,毛毛如愿吃到了见手青,但场面一度混乱。" 店里人很多,服务员特别忙,桌子上有脏东西都没人收拾,服务员问我着不着急吃饭,不着急就帮我收拾下,看他的意思,如果着急就不收拾了。"
此外,见手青太火,还导致部分菜品不能点单。毛毛称:" 我们想点一份单人鸡汤,服务员说做不了,因为后厨太忙了,可能都在炒菌子吧,没办法给我们做其他菜品。"
除了火锅、炒菜等常规吃法,一些商家还把 " 见手青 " 当成流行元素,融进其他产品里,比如见手青 dirty、见手青啤酒、见手青冰淇淋。
在社交媒体上,上海一家咖啡快闪店的见手青 dirty 人气高涨。
尽管 38 元一杯的价格不输星巴克,依然吸引了许多消费者来打卡,甚至有外地博主开车三小时专程来品尝。受限于高人气,每天限量供应仅 100 杯。
蓝绿混合的魔幻色调,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新奇感,网友们纷纷留言调侃 " 会不会出事?"" 老夫请求一战 "。
实际上,这款见手青 dirty 里面并没有见手青——只是用蓝色和绿色的螺旋藻粉,调配出青绿色效果,用黑松露粉营造出菌菇风味,喝多少杯也不会看见小人。
部分尝过鲜的消费者,已经留下了 " 味道奇怪 "" 没必要特意去喝 " 的评价,但仍然有不少人愿意为视觉效果买单。
抖音博主 @云南山妹子,今年 3 月也发布了一条短视频,称自家推出了首款见手青精酿啤酒,这则短视频下,点赞排在第一位的评价是:喝了会见到小人吗?
换言之,消费者们来尝试见手青相关的产品,味道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重要的还是猎奇感、刺激感。
三、一朵见手青被端上餐桌,需要走多少路?
见手青走红背后,是云南野生菌正在从地域走向全国。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所研究员赵永昌曾在采访中提到:云南是全国野生菌自然产量和贸易量最大的省份,也是世界野生菌贸易的主要出产地,占世界野生菌的 40%,占全国野生菌的 80%。
目前,已经有部分云南野生菌正在逐渐被 " 人工驯化 "。根据云南网报道:2020 年,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实现了鸡枞菌大规模全野生种植的技术创新。2023 年,黑牛肝菌在西双版纳州实现了工厂化栽培。
不过,见手青所属的牛肝菌,因为只在特定环境下生长,对于气温、雨水、植物、腐殖层有严格要求,人工种植的环境很难模拟,所以只能靠野生采摘,产量还不稳定。
每年的七八月雨季,是野生菌采摘的季节,经验丰富的农民会到大山里采摘,并拿到当地菜市场和野生菌交易市场售卖。
其中,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是全国最大的野生菌市场。除了云南本地的野生菌,许多外省采摘的野生菌,甚至东北的野生菌,也会来到这个市场。
和其他大型农产品市场一样,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既做 to B 生意,即大型批发,发往餐企,也做 To C 生意,直接卖给散客。
今年 7 月,央视新闻走访了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当地商家表示,最近牛肝菌量价齐涨,能占到每日销量的 40%。
电商平台也在助力见手青走向全国。不少云南野生菌商家会利用抖音、淘宝,将见手青销往全国各地。
不过,不同商家的价格差别很大,不小心也容易踩雷,有人在社交媒体分享了自己买到品质不佳的见手青,切开以后还能看到有白色虫子在里面蠕动。
在淘宝某家野生菌特产批发店里,一斤精品红葱牛肝菌售价 148 元,已卖出 3000 多单,其中有 200 多单销往上海,100 多单销往北京。另一家店里,一斤精品红葱牛肝菌售价 228 元,同样售出了 3000 多单。
根据抖音 @一亩田 APP 在今年 7 月初的视频采访,某云南野生菌批发部表示,当前红葱牛肝菌每斤批发价为 150 元左右。
云南当地的精品野生菌卖家米利(化名)告诉 "DT 商业观察 ",价格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和场地也有关系。" 见手青也分场地,好的产地和便宜的产地价格差别很大,同样是精挑货,差价一两百块钱也正常 "。
给餐厅供货和卖给消费者的见手青,品质也有区别," 餐厅买的见手青,伞要开的大,品质可以降低,有虫眼也能接受,所以价格相对便宜。卖给 C 端消费者的见手青,一般品质更好,价格更高。" 米利说。
从外形来看,没有开伞的见手青品相最好,营养价值高,口感更为滑嫩;而伞开得越大,见手青越趋于老化,营养价值相应降低,味道也会变差,所以价格便宜一些。
不过,普通消费者很难在餐厅里识别出见手青的品质。
消费者 Chloe 在一家云南火锅店点了见手青,只见服务人员从后厨拿出一个塑料袋,取出一个冷冻成块的见手青,直接投进了火锅里。服务员告诉 Chloe,店里的见手青都是当季从云南空运过来的,放在冰柜里冷冻保存。
而米利告诉我们,见手青冷藏可以放三天左右,洗干净放冷冻可以保存一年。
四、见手青,恐怕很难做成大生意
见手青这两年火出了圈,已经有商家从中吃到红利,甚至带动了部分 " 蹭热度 " 的商家尝到甜头。但见手青要想做成一门大生意,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作为食材而言,见手青烹饪难度高,很难挤进更多餐厅饭店的菜单;而作为新晋网红元素,要探索更多商业想象空间,前辈的作业抄起来也不容易。
比如,把食材提炼成口味充分与商业融合,一个成功案例可能是 " 香菜 "。
在互联网上,香菜因为口味争议一直褒贬不一。但不少品牌都推出了含有香菜成分的产品,如香菜味薯片、香菜味酸奶,甚至还有香菜味香水。这当中不仅有猎奇的产品,也有与香菜元素结合较好的大单品,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
那么,见手青能否开发出 " 见手青汽水 "" 见手青冰淇凌 " 等多样化的产品?
目前看来条件还不具备。要进行更多商业开发,要求农产品保持稳定的产量,并且具备深加工的潜力,而这两点都是见手青所欠缺的。
也因此,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出现、且很难出现含有见手青成分的大单品。见手青的商业潜力,仍然局限在农产品的范畴,还没有成为一种口味 " 模因 "。
见手青的商业之路,或许还需更多的探索和创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T 商业观察,作者:林美汕,编辑:张晨阳,设计:戚桐珲,监制:李晶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