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准爸爸参加,不得请假”。临近开学,杭州一所中学召开“好爸爸家长会”,点名由学生的爸爸们参加,此举引发网络热议。
《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我国家庭中,0~17岁孩子的作业辅导主要由母亲承担的占67.5%。母亲们不仅要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还承担了大部分家庭教育职责。而父亲带娃,却时常在社交平台上遭到吐槽,“主打一个随心所欲”,“一个看平板、一个玩手机,互不打扰”。对此,澎湃问吧发起讨论,你支持学校点名爸爸来开家长会吗?“丧偶式育儿”为何常见?主要看家庭分工
- 01 -
@史荣富:同意的,但也不能每次都这样,有的爸爸可能不一定每次都能参加。
- 02 -
@zzZ多喝白开水:家庭分工不同,倒也不必强行搞这一出,父亲对挣钱养家有更大责任。
- 03 -
@行走的嫩牛五方:支持倒是支持,不过治标不治本,爸爸来了心不在焉,一问三不知,有用吗?关键是家庭夫妻要有分工,分到的活儿要真正用心负起责任来。
女人也不是活该就带孩子,那女人有病的没能力怎么办?男人也不是天生就该扛起养家的义务,那没有门路挣不来钱的怎么办?孩子是两人的,男主外女主内早就不适应当前的时代了,现在一个孩子的养育别说小两口,就是加上四老(经济、接送、照看)都不够用的。
- 04 -
@TOMI:这叫“长臂管辖”!点名爸爸来开家长会,不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加入家庭责任教育和性别平等教育,等长大后自然而然履行责任更好。
“爸爸能开好家长会?”
- 05 -
@伊丽莎白的鸭:持怀疑态度,以前我爸去家长会,第二天老师问我为什么家长没来,回家一问才知道,他去错班了。
- 06 -
@凉水泡茶:去打呼噜?
- 07 -
@澎湃网友zYZJZz:评论区看来,很多“老爸”都是顽固派,说不去就不去!与其去了没起到任何作用,倒不如不去!
解读“丧偶式育儿”
@thismoment:如何有效地让爸爸们主动参与家庭教育?
湖南益阳市关爱儿童协会会长 王建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依然默认家庭分工就是“男主内,女主外”。所以,即便现在女性在社会舞台上早有一席之地了,外界环境却要求女性在工作之余,还要平衡家庭,而对男性却没有这样的要求。这样的传统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早就应该被打破了。现代家庭的分工模式必然是多元化的。可以是“男主内,女主外”,也可以有“全职妈妈”“全职爸爸”等模式,一切从家庭需求出发,而不以性别来区分。
那么,如何让爸爸主动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呢?当然,首先是要帮助男士们转变观念,放下所谓的面子观,通过案例故事,让爸爸认识到父亲参与孩子成长的积极意义。通过角色互换的实验,让爸爸们体验妈妈育儿的不易。通过更多的示范带动,让人们转变“爸爸带孩子”是“没出息、没能力、没本事”的偏见,建设健康的家庭分工模式。
@辰鱼:有一期《奇葩说》里的辩题设定就是“爸爸陪伴孩子每周低于十二个小时,就被取消爸爸称呼”。虽然这是个假设的议题,但这个现象在现实中其实很普遍,育儿从来都应该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
“常青藤爸爸” 常爸:要解决丧偶式育儿问题,必须要父亲先改变他们的固有观念。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双方共同参与,任何一方的缺席都是不完整的。和母亲相比,父亲可能会给予孩子不同的特质,母亲通常更加温柔细腻,而父亲会带来冒险的因子。打个比方,很多妈妈觉得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爸爸可能觉得那就试试看吧,没什么大不了的,摔了就摔了吧,磕了就磕了吧,没关系。这个就是让孩子们在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时,又有一定的空间去探险。
从另一个角度看,父亲在育儿过程中的缺席,不仅仅会给孩子造成影响,你自己的缺席,你自己的忽视,其实对你来说也是一种人生的缺憾。这是一个去体会孩子对父母无条件的、纯真的爱的机会,也是你付出无条件的爱去爱一个人的机会。这是一个爱与被爱的机会。
@澎湃网友qqqaQ3:丧偶式育儿是不是对男主外女主内的一种夸张说法,它是否代表越来越多女性不再希望以家庭为中心了?
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焦霖:我觉得这句话表达的是当代女性对“男主外女主内”的不满。越来越多的女性希望有自己的事业,希望事业发展不受育儿影响,希望能和伴侣分担家务劳动,而不是单独承担琐碎、无偿、没有成就感的劳动。
也有少数男性网友吐槽自己也在经历“丧偶式育儿”,那这说明如果将男性放置于传统女性的位置上,也会难以接受这种家庭分工模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