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以“注入气象新动能·驱动旅游新经济”为主题的第二届气象旅游发展大会在贵州省安顺市召开,与会嘉宾和学者分享了对气象旅游发展的最新观察与思考。
任何方式的康养活动都需要一个良好的气候资源环境,各地该如何评估分析其拥有的康养资源,使当地的旅游业在康养气候的推动下快速发展?围绕这一话题,中国气象局高层次人才计划首席专家、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旅游气象服务首席王秀荣作了题为《气候康养资源评价助力生态价值转化》的主题报告。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旅游气象服务首席王秀荣 安顺日报 图
“我们都是生活在大气层之下,所有的康养活动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包括洁净舒适的空气,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以及特定旅游场景的一些小气候和配套条件,共同构成了有利人体修复和调养的综合资源环境。”王秀荣表示。
她介绍,在今年初,由中国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牵头,联合安徽、四川、福建、陕西、海南等多地气象局组建康养气候评价工作组,通过多次会议研讨、专家咨询修订与检验分析完善,最终于8月正式印发了《气候康养资源评价业务规范(试行)》与《气候康养资源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王秀荣指出,根据不同的气候指标,康养资源可以分为夏季避暑型、冬季避寒型、日光充足型、干燥清爽型、湿润温和型,不同类型的康养资源适合不同的人群。而基于活动场所或项目的康养资源又可以分为森林康养型、滨海康养型、高山高原康养型、低山康养型、沙疗康养型和休闲度假型,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喜好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围绕“气候康养资源如何转化为生态价值”的问题,王秀荣提出了几点措施。她认为,首先应遵循生态价值转换的原则,坚持可持续性原则、生态优先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气候康养资源的开发。其次,要科学地对气候资源进行评估与规划,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康养配套情况。
此外,王秀荣呼吁,要促进多元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气象+旅游、康养、林业,不断促进产业的融合,丰富游客的体验。同时,要发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为气候康养赋能的作用,创新服务模式。并通过持续宣传、全民参与、部门联合,提升旅游资源的品牌效益和气象服务效益,让自然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生态价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