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王义伟 / 文 8 月 28 日,台湾政坛狂风大作。
先是凌晨 1 点半,经过漏夜审理,台湾前海基会董事长郑文灿在被羁押 48 天之后,桃园地方法院裁定可以取保候审,金额 2800 万新台币。郑的亲友紧急行动,几个小时之内将保释金(现金)送交法院。凌晨 5 点 01 分,郑文灿走出法院。守在现场的记者描述郑 " 面色凝重、未发一语 "" 身形明显消瘦、白发增多 "。
天亮之后,大阵仗出现。台北地检署指挥相关机构兵分 48 路,搜查、约谈与京华城案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带回 18 人。这 18 人,有的放了,有的被取保候审,有的被申请羁押禁见。其中两个关键人物,国民党籍台北市议员应晓薇被控受贿,威京总部集团主席沈庆京被控行贿。
就这样,两场大戏在同一天演到了高潮部分,各色人物纷纷登场,唱念做打,技惊四座。热热闹闹之际,也让外界难以分辨,到底哪出戏是假戏真做,哪出戏是真戏假做。
在笔者看来,郑文灿案,有可能是真戏假做。赖清德的真正目的是假借此案弹压党内的反对派。如果民进党党内各派被降服了,郑文灿也服软了,即使郑真的受贿了,法官也有办法为其脱罪。
而京华城案,不管是真的假的,赖清德当局都在往真里做。如果能够一路追杀到柯文哲头上,当然最好。即使追不到柯文哲头上,也可以借此案扬威立万。
现在,民进党有三板斧砍向柯文哲,分别是竞选经费假账案、选举补贴款风波、京华城案。
竞选经费假账案,已经有会计师折进去了。这个案子烧到柯文哲头上的可能性不大。
选举补贴款风波值得分析。
柯文哲用选举补贴款置办私人办公室,对其形象有损害,但要想在法律层面构陷柯文哲,是有难度的。
因为,选举补贴款的所有人确实是参选人本人。
有两方面可以证明。一方面,台湾有关规定是这样写的:" 各组候选人选举得票数达当选票数三分之一以上者,应补贴其竞选费用,每票补贴新台币 30 元。" 根据这个规定,补贴款发放的对象是候选人,不是政党或其他组织。
另一方面,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其参加大选的人在处理选举补贴款时,他们自己的声明和媒体的报道,都用了 " 捐 " 这个字眼。一个 " 捐 " 字证明了,这个钱确实是参选人个人的,捐出去了。
柯文哲的问题在于,在他之前,所有拿到选举补贴款的参选人,都把钱捐出去了。只有他,拿到钱之后,先为自己置办了私人办公室。
选举补贴款风波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在舆论宣传上,柯文哲和民众党的水平确实不高。
柯文哲是民众党党主席,他的办公室就是处理党务用的,从这个角度讲,这个办公室是公用性质。现实情况却是,绿营和媒体名人给柯文哲的办公室戴了一顶 " 私人 " 的帽子,柯文哲就这么认了。然后,经过媒体的炒作,还有柯文哲太太准备购买豪宅一事,一些台湾民众就以为,柯文哲真的把选举补贴款揣到自己兜里了。
回过头说京华城案。
威京总部集团主席沈庆京在被抓之前发表了一个声明,称 " 我从不送官员红包,就更不可能送柯 P(柯文哲)红包 "。
这个案子,唯一能把柯文哲办进去的,就是受贿。可是当事人说了,没有向柯文哲行贿。
展望后续发展,笔者认为,上述三件事情,竞选经费假账案和京华城案,赖清德当局一定会一路查办下去,即使办不到柯文哲头上,也会借案子损毁柯文哲的名声。选举补贴款风波,绿营还会继续炒作。
至于柯文哲,如果他真是清白的,就能渡过这一劫,否则就难说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