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600个招生名额,竟然私自将名额扩大数倍……近期,贵州一省级重点中专违规招生受到社会关注。眼下正是招生季,记者调研发现,部分民办中职为维持运营,违规超招争抢生源,但后期因学籍无法注册、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引发学生和家长抗议。
受访人士认为,中职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此类事件不单是经济纠纷,更反映出当前民办中职教育的发展困境。
违规超招花样多 “转卖学生”成生意
贵阳经济技术学校是一所经贵州省教育厅、贵阳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省级重点中专。7月下旬,陆续有家长和学生反映,该学校试图将违规超招的学生强行转送到外校。
在引起相关网络舆情后,当地教育部门发布情况通报称,经初步调查,该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存在通过第三方违规超许可范围招生、超计划招生,并涉嫌虚假招生、虚假承诺等行为。
“很多初中毕业生上不了高中,公办中专也装不下,一些民办中专就往死里招生,学籍不够就转卖给其他地方的中职校。”一些网友评论称,“本校上学、外校发证”的离谱现象不在少数。
今年1月,广东佛山一民办中职涉嫌违规超招,大量学生无学籍信息的事件同样引发关注。涉及学生反映,一个学期都结束了才知是“黑户”,在教育网站上查不到任何学籍信息。后来教育部门公开称,佛山市三江职业技术学校2023年存在违规招生行为,致220名学生未获得学籍。
在2023年秋季学期,广东清远市德圣健康职业技术学校也被曝出新生开学一个多月了还是在教室上网课,而非由老师现场授课。最终,730名新生选择退学。事后,广东省清远市教育局调查认定该校擅自扩招,导致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出现以网课代替面授的情况。为保障学生及时转校就读,当地提供了市内有富余学位的中职(中技)学校信息供退学学生参考报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考虑到鼓励职业院校发展的需要,以及职业教育本身的吸引力不强等因素,我国各地教育部门赋予职业院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权。职业院校应用好招生自主权,而不是滥用自主权。即便招生形势喜人,也必须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适当扩大招生规模,而不能只想着招生赚钱。记者发现,近期海口等地教育部门在职校招生时明确提出不得超计划招生。计划外招收的学生,由招生学校退回,并承担相应责任。同时,不得违规跨省招生。
虚假宣传、违规招生为何屡禁不绝
考试招生是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每个家庭切身利益和国家发展大计,但一些民办中职的恶性竞争行为不仅侵害了学生权益,也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形象。明知早晚会“东窗事发”,为何一些民办中职还敢一再铤而走险?记者梳理发现,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影响:
首先是经济利益驱动。“一直存在‘重普轻职’的现象,普通高中挤破头,即使分数不达标,家长们也会想方设法地把孩子送进去,而大部分中职院校门庭冷落,管理者只能拼命赚吆喝、找生源。”一位从事职业教育多年的老师说,不少职校都面临“活下去”的问题。贵州省盘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叶征雄告诉记者:“公办校一般不敢‘乱来’,但民办校由于资金来源少,办学艰难,有时候会‘铤而走险’”。据了解,为应对生源减少等状况,有些中职学校会给任课教师下达招生指标,并承诺高额提成;有的中职学校会将招生业务外包给商业招生机构;有的中职学校会采取夸大或虚假宣传手段,吹嘘办学实力和就业前景。
其次,监管机制不完善。目前,对于民办中职的违规招生行为,虽然教育部门有相应的监管措施,但处罚力度仍显不足。2020年,湖南通报8起中职招生违规违纪典型案例,指出仍有少数中职学校、初中生源学校和社会中介招生贩子相互勾连,存在恶意屏蔽阳光招生信息、虚假招生宣传和误导学生、预收学费和涉嫌买卖生源等违规违纪问题;少数市县审批监管部门不作为、乱作为,造成区域内违规招生问题多发频发。2021年,已被南昌市教育局要求停止招生并限期整改的南昌理工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仍在偷偷招生。
信息公开不充分。“讲的宿舍有空调,上床下桌,来了以后才发现,全都是骗人的。”一些维权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说。记者发现,一些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往往难以全面了解学校的真实情况,从而被虚假宣传所误导。一些地区执行招生计划不严,还存在地方保护现象。有些区县为了扶持本地中职学校,故意利用信息差对学生自由选择权进行干扰限制,一些初中老师还会提前做工作,劝学生自愿放弃中考,推荐报读职校。更有甚者,一些地方中职学校、初中生源学校和社会中介串通买卖生源,从中收取“人头费”,致使一所中职学校一届的招生中,来自某初中校的生源输送高度集中。
规范办学行为 支持优质学校建设
受访人士认为,职业教育在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作用突出,应本着让社会放心、家长放心、学生放心的原则,着力规范民办中职招生办学行为。
“民办中职学校审批把关不严”“少数初中教师顶风违规违纪”“市县招生录取机制存在缺陷”“查办违规违纪行为软弱无力”……部分基层干部反映,这些问题都是持续推进中职学校招生办学行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碰到的“顽疾”,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查办案件不力。因此,要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和问题线索移交制度,既要督促学校限期整改,也要追究审批单位的监管责任。
加强监管的同时,还应整合教育资源,重点扶植优质中职学校。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记者梳理发现,近五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19年末这一数据为1.01万所,2023年末已减少到7085所。行业普遍认为,未来中职学校撤并优化将是一种趋势。对此,要按照生源规模与学校办学实力相适应的原则,坚决取缔和整合一批违规办学的学校。与此同时,要支持优质中职学校的发展,鼓励优强企业积极参与,进一步明确民办中职的办学特色和定位,做好产教融合。
做好社会认知引导宣传同样重要。据了解,一些地方通过建立统一的招生信息平台、网上录取系统,实现阳光报考、阳光招生,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监督志愿填报情况,取得积极成效。不过,也有少数地方仍故意拖着不建平台或者不用平台,给违规招生留下操作空间。“此外,社会上对中职校的了解和认可还不够,一些父母觉得让孩子读职校丢面子,以后不能考公务员。”叶征雄说,许多人还受限于旧有教育和就业观念,在坚决打击不良学校招生乱象外,还要讲好精品学校的故事,形成龙头和辐射效应,提升中职教育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真正把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好事办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