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有网友发视频称:“8月24日,从贵阳飞上海的一架飞机上,有两位大妈因为忍受不了一位一岁多的小女孩哭闹,直接把小女孩从奶奶身边强行带走,然后关到飞机厕所里教育。”网络截图也显示,有人把“教育”小女孩的视频发布到了网上。目前原视频已经被删除。
随后,吉祥航空回应称,确实存在儿童哭闹的情况,在孩子祖母的同意下,两名旅客将儿童抱至洗手间教育,而且事后儿童母亲也“对两名旅客在机上提供协助的行为表示理解”。
此事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从目前航司的回应来看,两名旅客并没有“强行”带走孩子的行为,至少孩子的祖母是知情的。不过,对只有一岁多的女童,即便是监护人“同意”“理解”,这样的“教育方式”恐怕仍然很不妥。陌生人毕竟不是孩子家长,越俎代庖地进行“教育”,还是以关厕所这种恐吓的方式,之后视频还被发上网,让很多人产生了不适的感觉。
而且还要考虑到一个因素,即该行为发生在极为强调公共安全的飞机上。孩子在厕所里哭闹、情绪失控、出现突发状况,都很容易带来不确定的风险。
有记者询问航空公司“被锁在厕所里是否可以拿钥匙开门”的问题,客服表示,“目前没有办法查询到机上设施,不一定保证说是会有钥匙。如果没有钥匙的话,那肯定是关了以后,只能从里面去打开的。”
这就让人感到后怕,如果这几位“教育者”没安好心、意图不轨或行为出格呢?没有钥匙的话外界甚至无从干预。如果真的出现意料之外的状况,事件的后果恐怕就不堪设想。
因此,对于这起引发巨大争议的事件,无论是当事家长、所谓的“教育者”以及航空公司,都应当有所反省。这种近乎乱来的教育方式,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不过,这件事带来的思考还不止于此。公共空间如何接纳儿童,已经是个在舆论场讨论多年的老问题了。据称,此次事件的主角是一位一岁多的儿童,从视频中也能看出确实是非常幼小的年纪。吵闹、不受控制、情绪不稳定,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说,恐怕也是无法避免的情况,和所谓“熊孩子”绝不是一回事。
这些年来,因为孩子在机舱、车厢等公共场合哭闹,多次引发情绪的激烈对立和对小朋友的严厉指责。在这起事件里,家长可能也是感到了一种巨大的压力,无计可施,“教育者”大概也是不堪忍耐、急于“还大家一片安宁”,才有了之后孩子被关到厕所的一幕。
有人说,如果祖父母可以多想想办法,周围乘客可以采取更好的方式,事件有可能是另一个走向。但这终究只是一种猜想,年纪这么小的孩子,有时候就是很难被安抚,也很难保持安静。我们必须承认,人类成长的过程就是如此,因此用更宽容、更体谅的心态对待吵闹的孩子,理应成为社会的共识。
回到事件本身,把孩子关进厕所的做法显然不妥,在批评这种行为之外,也不能忘了持续营造对儿童友好的社会氛围。2021年,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就提到,“让儿童友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行动、责任和事业”。不妨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场所因为种种原因变得吵闹,可又一时无法让Ta安静下来,是不是都会感到很焦急、无奈?人同此心,说到底,还是要多一点互相体谅、互相理解。
要在具体实践中切实做到“儿童友好”,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公共场所应该如何更好地接纳、包容幼小的儿童?家长、路人、公共空间的管理者,各方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这都是此事留下的思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