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韩国第一夫人金建希。图 /IC photo
沸沸扬扬炒了近两年的韩国第一夫人金建希收名牌包事件(又称 " 迪奥门 " 事件)似乎要平息了。
据参考消息网援引韩联社 8 月 21 日报道,韩国检方就总统尹锡悦夫人金建希涉嫌收受名牌包一案认定金建希无犯罪嫌疑,其行为不构成违反《禁止不正当请托与收受财物法》(即《反贪法》)。
办案组同时认为,金建希在 2022 年 9 月从旅美牧师崔在英(音译)处收受的价值约 300 万韩元(约人民币 1.6 万元)名牌包行为,与尹锡悦履行总统职务无关。因此,尹锡悦对其夫人收受名牌包没有申报的义务。
韩国检方和反腐机构对金建希收名牌包案查了多次。今年 5 月,韩国检方成立专案组,就此事件展开调查。6 月 10 日,韩国反腐机构 " 国民权益委员会 " 以金建希 " 没有违反事项 " 为由,宣布结束对其收受名牌包一事的调查。
但 7 月 20 日,韩国检方曾就涉嫌操纵股价、违反《反贪法》收受名牌包等传唤了金建希。这是韩国检方首次对在任的第一夫人进行非公开调查。
如今,名牌包事件似乎即将尘埃落定,但可能在其他方面掀起更大风波。
调查官员死亡疑云未散
8 月 8 日,韩国 " 国民权益委员会 " 负责反腐工作的高级官员金某被发现在家中死亡。他是金建希收受名牌包事件调查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也参与了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 1 月遭人持刀攻击事件的调查工作。
警方发现,该官员在其住处留下了一份简短遗书,称自己身心痛苦不堪。舆论因此认为该官员是因工作太累而轻生,结果招致金某朋友的不满。
据韩媒报道,在 6 月韩国 " 国民权益委员会 " 以没有针对公职人员的配偶制定相关法律条款为由,宣布结束对名牌包事件的调查后,金某对朋友表示,曾提出向上级机关移送调查案卷,而不是结案的建议。金某还对其朋友说," 做了违背良心的事,很痛苦。"
共同民主党一方也曾透露,金某生前曾与朋友通电话,表示受到了上级压力被迫结案,良心感到不安。这指的是 6 月 27 日金某曾与一位朋友通电话,表示 " 委员会决策层强力介入了 "" 我不能苟同但不敢反抗 "。
8 月 6 日,金某在韩国社交软件留言,称 " 内心不知所措,很抱歉最近让大家失望了 " 等。
金某生前这些言论,尚难构成金建希不能从名牌包事件中脱嫌的基础证据,而且未对韩国检方后来的调查产生影响。但其死亡疑云未来仍可能笼罩在名牌包事件上。
首尔地检与大检察厅争议难辨
金建希收受名牌包事件最引人关注的时刻,是 7 月 20 日被韩国检方传唤。这创造了在任第一夫人的一个纪录。
这件事就起源于 6 月 10 日韩国 " 国民权益委员会 " 宣布结事调查,同时未将案卷移交检察机关之后。6 月 11 日,韩国检察总长李元锡就此结果回应称,检方会根据证据和法律原则,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毫无差池地进行调查程序。
7 月 20 日对金建希进行传唤的,是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以下简称 " 首尔地检 ")反腐败搜查二部和刑事一部。但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最高检察院(即大检察厅)对传唤金建希调查一事事先并不知情。首尔方面是在传讯过后 10 个小时才作了汇报。
随后,大检察厅展开了调查,而首尔地检则要求推迟调查。首尔地检检察长李昌洙表示,如果大检察厅对首尔地检就传唤金建希一事进行调查,有可能导致首尔地检调查组动摇。
6 月 22 日,韩国检察总长李元锡定性首尔地检传讯第一夫人金建希属于不守原则的行为,并就此向国民道歉。
首尔地检与大检察厅之间的争议可能只是调查程序上的争议,但也让一些人怀疑,韩国检察系统内部也有政治争斗的痕迹。
至于曾决定继续对名牌包事件进行调查而后又道歉的李元锡,因其两年检察总长任期将于 9 月结束,尹锡悦日前已提名法务部次官沈雨廷为新任检察总长,其曾担任大检察厅副检察长。
" 仇恨政治 " 背景下事件难了
8 月 18 日,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再次高票连任党首。共同民主党一脉上一次党首获得连任还要追溯到 1997 年。当时是金大中连任。
在接受连任的演讲中,李在明专门提到了名牌包事件和调查官员轻生事件。他表示:" 为了掩盖总统夫人的腐败,把有良心的人推向了死亡。" 韩国媒体分析称,这预示了共同民主党将加强斗争。
而共同民主党的对立面也没有放过李在明。目前,李在明身背 7 个案件,将接受 4 场审判。其中,违反公职选举法和教唆伪证嫌疑的相关审判很可能在 10 月作出一审判决。
教唆伪证嫌疑如果成立,罚款之类倒是其次,最大的危险是将被剥夺 5 年选举权。
" 仇恨政治 " 不仅体现在政党博弈上,还浸淫到了韩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韩民族日报》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 50% 的受访者认为政治分歧正在加剧。而《朝鲜日报》的一项调查则显示,每 10 名受访者中就有 4 人称,如果与政治观点不同的人一起吃饭或喝酒会感到不舒服。
在这种大背景下,韩国检方对金建希收名牌包事件作出的无罪认定,势必出现一部分人认可另一部分人不信的情况。这也就意味着,这一事件了犹未了,在一定条件下仍可能发酵。
撰稿 / 徐立凡(专栏作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