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下午,西南联大研究学者、作家张曼菱携新作《聆听:西南联大访谈录》与《回望:西南联大沉思录》亮相上海图书馆东馆,与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学者、历史学教授许纪霖就西南联大历史及其精神遗产展开了对谈。活动由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郑勇主持。
《聆听:西南联大访谈录》以西南联大这所战时大学诞生和坚守的历史路径为叙述中心,首次推出张曼菱的访谈实录,包括陈省身、费孝通、任继愈、杨振宁、王希季、许渊冲、朱光亚、李政道等联大师生约30人,以及宗璞(冯友兰之女)、许鹿希(邓稼先夫人)等家属或相关人员10余组。
这些宝贵的资料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聆听:西南联大访谈录》对珍贵的访谈实录精选精编,并在每篇访谈后设列访谈手记,表现了西南联大学人南渡、驻湘、来昆、教学与生活、民主运动与从军到西南联大宣告结束的情状和历程,展现出联大学人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境界。
《回望:西南联大沉思录》从人物、话题、纪念、一所战时大学的“形”与“神”四个专题入手,对西南联大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如梅贻琦、闻一多、刘文典、邓稼先等进行全方位解读,对一些至今争讼纷纭的话题进行多角度阐述,并努力还原战时大学的历史现场和精神实质,对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联大师生的弦歌不辍和刚毅坚卓展开了细致挖掘。
活动中,回顾这段“聆听”“回望”“行思”“沉思”之路,张曼菱感慨良多。她回忆了自己从北大毕业后,像诗里写的一样“要像长风一样,骑上骏马,奔向天涯”,时代给了她广阔空间,她也要努力回馈时代。张曼菱认为,我们要从自己的历史中去寻找,寻找恒久地支撑我们的心灵的力量。她关注到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这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和他们的故事:抗战烽火中不屈的抗争,艰难困苦中的民族气节,生死存亡之际的弦诵不绝……都深深打动了她。
张曼菱
二十多年来,张曼菱不断追寻西南联大学人踪迹,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和精神进行不懈的挖掘和探索。她从1998年开始启动西南联大纪录片项目,先后采访联大相关人物200多位,包括中国社会学学科奠基人费孝通,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两弹一星”功臣朱光亚、王希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著名哲学史家任继愈等,形成了珍贵的第一手访谈视频和文字资料。2003年,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在央视多个频道播出。2013年,出版专著《西南联大行思录》、音像制品《西南联大启示录》。2018年,由中华书局籍合网推出《西南联大专题数据库》。
张曼菱说,西南联大纪念碑的正面是弦诵不绝,背面是学子从军,反映了大时代背景下“启蒙”与“救亡”的双线并存。这也是五四精神的传承,是珍贵的精神遗产。这些“读书的种子”,是中华文化不灭的种子,也是民族精神不灭的种子。
许纪霖也谈到,对西南联大的关注源于他对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研究的热情,也源于他的家族史:西南联大是他的父校,父亲是联大学子,中国政治学家、法学家钱端升先生是他外婆的哥哥。寻找西南联大,也是寻找自己家族血脉和精神血脉的一部分。
“在今天看来,西南联大是一所神话般的学校。它的存在,既有教育方面的意义,诞生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产生了数不清的大家名家;也有人文方面的意义,充满了异彩纷呈、传诵不衰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角有个性有魅力,构成了丰富的人文光谱。”许纪霖谈道。提到湘黔滇旅行团,许纪霖认为,它代表了西南联大最原初的精神。旅行团让联大师生——当时的文化精英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了解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对我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了更强的责任和更深的信念。对西南联大的精神气质,他总结了三点:自由、纯粹、坚韧。他说,对西南联大的关注,也是他的一种缅怀和寻梦。
活动现场
郑勇指出,关于联大历史和研究,国内外已有众多出版成果,而张曼菱的著作具有重人物个体叙事、借助故事展开、注重情感共鸣等鲜明特点。对一个个高标秀出的联大学人,张曼菱有幸亲临謦欬,以其执着与真诚打开了他们的心与史,所思所写更具原生性,更贴近人物精神气质,也更有血有肉有温度有日常生活。这些口述聚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群像,他们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依然气宇轩昂、志向远大、刚毅坚卓、弦歌不辍,也展现出抗战烽火下中华民族的不屈生命力与伟大凝聚力。
正如任继愈所说,西南联大“世称办学奇迹,这奇迹无非是‘五四’科学与民主精神的继续。这种精神是永远前进的方向”。陈岱孙也曾说:“身处逆境而正义必胜的信念永不动摇;对国家民族前途所具有的高度责任感,曾启发和支撑了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大师生们对敬业、求知的追求。”西南联大留给了我们丰富的精神遗产,这也是今天我们依然有必要去聆听与回望这段世界教育史上的华章的深层原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